2008年11月16日 星期日

2008-11-14

富人變窮人

11月13日,週四。恆生指數跌717.74,收13221.35(最低曾見12943點),成交517.9億元。即月期指跌664點,收13098點。

  花旗推介和黃(013),估計今年每股獲利3.67元,減少48.9%,O十一點二倍,目標價57.6元;騰訊控股(700)估計今年每股獲利 1.348元人民幣,升48.5%,O三十三點三倍,目標價75元;港交所(388)估計今年每股獲利4.07元,減少19.2%,O十五點六倍,目標價 125元;威高(8199)估計今年每股獲利0.464元人民幣,升47.9%,O十六點六倍,目標價12元。

  滬深三百指數升4.01%,收1874.08。

美國第二隻鞋開始跌

  9月份美國7000億美元挽救計劃聽落係幾驚人嘅數字,至今已動用3500億美元,財長保爾森要求國會再增加撥款,並答應唔再收購有毒債券,而改為支持消費金融;呢個消息令道指週三回落4.7%,收8282.66。依家財政部得番600億美元(欲動用其餘款項必須國會批准)。百思買(Best Buy)發出盈利警告,美國經濟中第二隻鞋開始下跌。通用汽車已跌至第二次世界大戰(1943年)時價位,每股2.76美元。如政府唔挽救,今年內將破產!房利美及房貸美亦向政府伸手;情況好似D初生嬰兒想飲奶,但母親卻冇奶水畀BB 飲。估計今年第四季美國GDP收縮係最嚴重一季。第三季美國售樓者中,有三分一係蝕本離場。樓價已連續第七季下跌(第二季蝕本離場佔23.7%)。估計第四季將進一步惡化,情況一直伸延到明年第二季。

  環球對沖基金響10月份蝕咗1000億美元。日本第二大銀行瑞穗計劃發行3000億日圓(32億美元)優先股去增加資本;呢個消息令股價跌5.2%。日本銀行宣佈,經濟進一步惡化並計劃將利率由0.3釐減至0.25釐。澳洲聯邦銀行宣佈,呆壞賬可能上升一倍,令股價跌4.1%。

  六個月前全球擔心通脹上升,當金價由1036美元回落時,我老曹擔心通縮冇人信;家嚇人們擔心衰退,甚至擔心通縮,金價一度跌穿700美元(我老曹估計,支持位喺630至650美元,並重建基礎),油價由147美元跌到56美元。

  倫敦一流餐館白菌售價已下跌84%、靚紅酒售價下跌65%及龍蝦售價下跌52%;同期英鎊滙價下跌25%。去年英國家庭債係個人收入165%,較上一次衰退(九十年代初期)高出50%,倫敦高級餐館嘅餐牌已出現通縮!星巴克股價已回落75%,Coach股價下跌三分二及Tiffany股價亦下跌一半,呢次唔係貧者愈貧,而係富人變窮人。

  英國第三季失業率5.8%,較第二季升0.4個百分點,估計到2010年英國將有二百七十萬人失業,失業率達8%。英倫銀行計劃再減息半釐。

  加拿大打算響12月9日減息半釐到1.75釐,各國央行正步日本銀行後塵,走零利率路線,投資市場已變成流動性陷阱(Liquidity Trap),放多多錢入去都被吸乾。

  信心危機?No。類似九十年代日式資產負債表衰退(balance sheet recession)。隨住資產價格下降,金融機構必須集資或出售資產,唔係就減少貸款。一切皆響理性情況下進行,並冇出現非理性行為,股市出現過度拋售又出現正常反彈。

  依家不但投資股市要take shelter,投資日圓及美元以外嘅外幣亦需take shelter,甚至投資黃金亦一樣要take shelter。換言之,全球已進入由資產價格下跌而引發衰退嘅時代。

未來嘅三大問題

  展望未來三大問題:How low、 How bad及How long?通常一個經濟衰退期維持三年。一個大跌市(指股市)則長達十三點一個月至十八點五個月(即股市見底後,經濟仍衰退),如果呢次係十三點一個月,即今年10月27日見底。如果係十八點五個月,即仲有六個月,熊市響明年3月或4月見底;反之,經濟衰退(或一般人感到復甦)需時三年,即2010年年底大部分人先感受到經濟正在復甦,例如失業率下降或樓價又再止跌回升。響明年3月至2010年10月,恆指響25%至35%波幅內上落,直到經濟真正復甦時才大幅上升。如出現資產負債表衰退,明年3月股市有一次似樣反彈後又再下跌。

  熊市中最大嘅苦楚係眼見自己嘅投資化水,唔少人連計算自己手上投資值幾多錢嘅勇氣都冇。新投資者可能只經歷過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未經歷過1981至82年主權回歸時嘅大跌市,更加唔好講1973至74年超級大熊市,恆生指數可以大跌91.5%(1981年7月,恆指由1810點跌到82年12月676點,跌幅高達62.65%;1997年8月至98年8 月,恆指由16820點跌到6544點,跌幅61.09%;最近一次熊市,恆指由2000年3月18397點跌到03年4月8331點,跌幅 54.71%;今次熊市由2007年10月31958點跌到08年10月27日10676點,跌幅66.9%,已超過過去多次熊市跌幅,只係唔及1973 至74年嗰個熊市)。1973至74年係香港全民皆股民嘅日子,情況同去年10月前情況接近。

  Capital Economics分析員Paul Ashworth估計,未來兩年美國銀行仍將虧損4500億美元,相等於家嚇股東資金45%。各銀行必須進一步注資,唔係就引發資產負債表衰退,被迫出售資產及減少銀行貸款;佢估計,未來兩年美國銀行將減少10%總貸款及集資3500億美元。1933年美國通過銀行法成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保證商業銀行內存款,同時禁止商業銀行包銷證券及做股票經紀,呢D業務只由投資銀行(俗稱iBank)負責。呢道防火牆由1980年起逐步拆除,九十年代更將貸款包裝成衍生產品,響市場上出售,例如CDO。2000年再通過Commodity Futures Modernization Act,把CDO期貨化。2004年美國證監取消證券公司資本與負債比率中12比1嘅限制(即1元資金只可以有12元貸款),令證券公司負債上升至資本三十至四十倍,結果喺去年爆煲。

兩種資本主義

  自由資本主義係佛利民主張,鐵娘子及列根總統上台後成為英格魯及亞美利加體系,即主張小政府大市場、開放市場容許自由競爭、政府最好少干預及減稅等。萊茵式資本主義(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響德國萊茵河一帶髮展出來)強調企業必須對社會負責,係英美式自由資本主義外另一種資本主義。兩者最大分別係英美式自由資本主義由阿當史密斯開始,認為人係理性,只要訂下公平、公正及公開嘅市場規則(例如法律、制度及規範),人為咗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而推動經濟增長,政府只需執行法紀(law and order)便足夠。戰後德國認為,如缺乏警員維持秩序,往往容易形成擠塞及失控,甚至進入無政府狀態,因群體係非理性。響十字路口,每個駕車者都希望爭取空間通過。如冇交通管制,遲早出現交通意外而唔相信無形之手(市場)可自動調節。政府就好似交通燈,必須執行任務,令企業完成對社會嘅責任。即市場必須透過政府有形之手去維持效率而非依賴無形之手,以免令市場失控。

  呢次到底係政府監管出問題,定係自由資本主義出問題?響信貸膨脹嘅刺激下,1970年賣2.3萬美元嘅物業、1980年賣6.22萬美元、1990年賣9.73萬美元及2000年賣14.73萬美元,到2006年賣 22.19萬美元,較1970年上升九倍。地產泡沫響2006年中爆破。

  進入九十年代,美國人已忘記儲蓄嘅重要性;去年儲蓄率跌至負數。如要重返八十年代10%儲蓄率,即美國人每年消費要減少1.3萬億美元。展望未來,全球政府對金融監管愈嚟愈嚴;各位正面對1973至74年以來最大一場資產拋售潮。

  日本前經濟計劃廳部長大田弘子批評政府日前推出2萬億日圓(200億美元)挽救經濟計劃,唔足夠令日本經濟復甦。

  家嚇日本企業稅率40.7%,已接近全球最高。日本製造業效率很好,但服務業生產力卻較美國低30%;大部分仍停留響小本經營或家庭式操作,形成日本國內消費既昂貴又非物有所值。各位如到日本旅行會發現,無論旅館、餐室及商店大部分仲停留響小本經營(或家庭式操作)。我老曹1980年首次踏足日本嘅情況就係咁;1995年情況亦一樣,估唔到今年9月日本仲係咁。唔少食肆由兩夫婦加幾個人手經營,並冇集團化及連鎖化;類似美國麥當勞或星巴克嘅集團少之又少;類似美國連鎖式經營嘅酒店亦唔多見。可以話日本響製造業方面極之先進,但服務業方面仍停留響七十年代,連大型連鎖式超級市場亦唔多見。好多旅遊區好似香港上海街咁,只得細商店,冇大型連鎖店。

  日本經濟另一缺點係企業之間嘅股權互控。起源響1952年有人欲收購三菱不動產;為咗保護三菱不動產公司嘅控制權,三菱集團旗下十一間公司紛紛購入小量三菱不動產股份,但加埋後令收購者無法獲得足夠控制權,收購因而告吹。六十年代日本股市開始對外資開放,為防止日本企業控制權落入外資手裡,日本企業流行互控。到1989年日經平均指數見頂時,差唔多所有上市企業股份超過一半由其他日本企業持有,即外資根本無法收購日本任何一間企業。

中國企業要出去闖

  結果產生兩大問題:一、企業優先照顧圍內公司。例如豐田、本田及日產汽車都持有自己供應商或商業上合作夥伴部分股份,好容易形成小圈子,削弱企業與企業之間互相競爭條件;二、一旦股市回落,手上所持有股份便要減值。例如去年日經平均指數跌10%,令企業因互控而賬面蝕咗4440億日圓;今年3月到9月再蝕3300億日圓。到2004年日本企業超過20%股份仍由其他日本公司持有,一旦股市回落,好容易引發全面性衰退。甚至自己公司業務唔跌,但因為持有第二間公司股份要減值,純利一樣大跌。

  透過互控的確可阻止外資敵意收購。呢D對整體日本經濟係好定壞?過去十八年日本經濟停滯不前係咪同外資無法進入日本市場有關?響經濟發展初期例如五十及六十年代嘅日本,適度嘅保護係需要;到咗八十年代,日本企業已長大,但仍然大量保持互控,只令日本企業無法適應環球性競爭,種下九十年代日本經濟走向衰退嘅種子。九十年代我老曹話「日本經濟要衰退十八年」,結果響今年10月已應驗。展望將來仲搵唔到日本經濟可以再強大起來嘅依據。

  中國應吸收日本教訓:一、對中小企業不應提供過分保護。好似小孩子,響長大過程中畀佢吃D苦頭及捱D風浪(千金難買少年窮),千祈唔好提供溫室。溫室內嘅孩子係長唔大;二、阻止企業之間互控,以免形成保護層及小圈子而無法達致全面性競爭。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提供適當保護係應該;今天中國經濟孩子已三十歲,應有足夠能力應付外面風浪,就畀佢地到全世界去闖(包括闖禍)。只有咁樣,中國先有真正跨國大企業。

  1907年經濟危機後,英國從全盛期走向衰落。去年金融海嘯後,美國係咪同樣由全盛期走向衰落?美國戰後嬰兒潮一代人已到退休年齡,佢地對醫療及社會福利嘅依賴,可令聯邦政府面臨破產威脅。美國正走上1907年英國嘅舊路,佢地嘅信用體系已面臨被摧毀。雖然仲有一段日子,美國仲係全球最大經濟體(好似英國急速衰落期響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先出現),但2008╱09年度美國財赤將超過 1萬億美元,響伊拉克同阿富汗軍費開支高達2000億美元;加上國債已有10.5萬億美元;反之,中國有如1907年嘅美國,雖然響全球危機中一樣受打擊,中國宣佈2010年投資4萬億元人民幣改善基建,情況亦同二十世紀初期嘅美國好相似。

  中美勢力響此消彼長下,好似二十世紀初期嘅英美勢力。嚟自WTO嘅紅利,中國已用得七七八八,出口市場已難繼續擴大;加上歐美日經濟走下坡,中國必須拓展內需市場才能繼續長大。好似三十年代嘅美國大蕭條,不但冇摧毀美國經濟,反令美國響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雄霸全球。

  1780年工業革命響英國開始,到1900年英國國力已雄霸全球,進入大量消費期;1907年美國接力進入電氣化時代。汽車及飛機各種電器及電子產品出現,令美國漸漸雄霸全球。三十年前中國走改革開放路線後世界又再改變,美國人盡情消費,中國人努力生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