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7日 星期三

2008-12-17

中等收入陷阱

12月16日,周二。恒生指數升83.26,收15130.21,成交403.16億元。期指跌45點,收15069點,代表短期股市有回吐壓力。

花旗推介騰訊控股(700),估計今年每股獲利1.508元,升66.1%,P/E二十七點四倍,目標價75元。

滬深三百指數升0.98%,收1994.45。

今次聯儲局減息後,長達九十四年、利用利率去調整經濟嘅手段失效,日後只有向日本銀行學習以「資產負債表」去調控經濟,即不斷向金融體系注入資金。上述方法 2001年日本銀行曾採用,結果令日本經濟2003年4月復甦。不過,上述方法不利美元滙價,美元今天再跌2.4%,成1.3691兌1歐羅及90.8日圓兌1美元。

再來十年牛皮市?

英鎊兌美元升0.4%,成0.8895英鎊,兌歐羅回落至0.9022英鎊。英國11月份CPI升幅只有4.1%(10月份4.5%),英倫銀行估計明年將回落到只有1%。一旦CPI升幅低於目標通脹率2%,政府又會再減息。

瑞士估計,明年GDP將下降0.8%,係1991年以來另一次;2010年將上升1.0%;明年失業率將上升至3.3%,2010年4.3%;估計明年CPI升0.7%,2010年升0.8%。

周小川話,本月人民幣將減息,明年初利率仍會下降。中國已係全球第四大經濟體系,估計明年GDP升幅只有5%至6%(State Street Global Market估計),因此政府必須進一步刺激經濟。

新加坡(全球最大貨櫃港)上月出現2001年以來首次負增長,貨櫃交通量減少1.5%,只有二百二十九萬貨櫃進出新加坡;新加坡貨櫃進出量自7月起已放緩。

2007 年10月至今,美國家庭共虧損7萬億美元,或佔全部財富9%(2001至02年美國家庭失去全部財富8.4%),即虧損已超過2001至02年科網股泡沫爆破;其中2萬億美元係來自房地產,而依家已有一千一百七十萬個家庭陷入負資產。12月份密歇根/路透社消費信心指數係59點,較二十八年前嘅最低點只少 4點。

1945 年至今十個熊市中,有九個喺指數反彈20%後牛市重現,唯一一次例外係2001年9月至02年1月。最近標普五百指數由11月20日至12月8日上升 21%又如何?會否一如2001年9月至02年1月嗰次咁,未能引發牛市?客觀分析,美股似進入類似日本嘅失落世代,牛市唔似會响今年11月20日開始。過去十三個月美股回落52%,未來跌幅仲有幾大?由1923年至今,美國共有三次為時十年以上嘅牛皮市。2008年11月開始會否第四次出現十年牛皮市?上一個十年以上嘅牛皮市由1966至82年共十六年,然後出現二十五年牛市。根據Q理論,1999年係2.9(市價為賬面值二點九倍),依家係0.7;熊市三期之時係0.3,例如1921、1932、1949及1982年;即熊市結束前,股價可能只及賬面值30%,未來會否出現咁惡劣嘅情況?

今天唔少垃圾債券已有15厘息,有投資級別嘅公司債券亦有8.5厘,應有一定吸引力。例如Rio Tinto 25億美元5.785厘2013年到期債券,已跌至16.64厘。如有興趣投資該公司債券,可向BNP百利達公司查詢;只要Rio Tinto 2013年前財政仍穩健,回報率便十分吸引。

股市由直插變成起伏不定

美國銀行因需要增加資本,可能宣布供股,擔心股價將由家吓14.11美元回落至9美元。美國銀行並唔係單獨例子,唔少大銀行皆須供股,對股價造成嘅壓力極大。金融危機不但未完成,而且更在擴大。美國住宅樓價回落引發次按危機,令投資者拋售股票而結束股票牛市,然後演變成金融海嘯,由美國席捲歐洲、俄羅斯、拉丁美洲及亞洲(包括中國)。响各國央行聯手下,今年11月總算穩定下來,然後納斯特前主席馬多夫涉嫌經營「龐茲騙局」而被捕,牽涉嘅資金可能高達500 億美元,再次動搖投資者對美股嘅信心。呢個世界真係福無重至、禍不單行。美國經濟仍在流血,而信貸市場早已凍結,就業市場則在萎縮,衰退早喺去年第四季開始。呢次衰退不但較2001年嗰次更深、更長而且更痛苦,到今年第四季情況繼續惡化,唔似會响明年第一季改善。

2008 年係持盈保泰年(The Wisdom of Doing Nothing);去年11月至今年10月係「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嘅十二個月。今年11月起進入熊市二期,係「你貪心時我擔心、你擔心時我貪心」期(Buy when everyone else is selling!),一於同群眾對着幹,別人睇淡我睇好、別人睇好我睇淡,做一個成功嘅Trend Rider(趨勢追隨者)!最佳入貨期係當基本因素已可支持、技術分析進入極度超賣區之時。Trend Rider絕唔會買入後持有唔放,一旦技術分析轉弱就係咁先。唔好因小利而放棄,亦永遠不會忘記止蝕,必要時更利用期權去保護自己,而每次犯錯事後都檢討。

過去衰退期好少超過十個月,例如2001至02年及1991年。但呢次衰退期已連續五季。日本响過去十八年證明政府不能阻止衰退出現。雖然聯儲局想Re- inflate(再膨脹),但市場力量卻unwind資產泡沫,令廉價資金不敵市場力量。今天之後,貝南奇已冇晒子彈矣(因利率降至接近零)。

明年市場肯定醜陋,但唔代表冇錢搵。即使1930年到1932年亦有唔少反彈,何況2009年?技術上睇,呢個衰退最快喺2010年年底前才結束(甚至更長),不過今年11月起股市再唔係直插,而係形成起伏不定嘅浪,時高時低。如何乘風破浪?非三言兩語可講得完。例如美元係咪開始轉弱,或調整之後又再升(美元強勢不利香港經濟)?由2002年1月至08年7月美元共弱咗七年,會否只有五個月強勢?又似乎太短咗D。企業純利明年第四季會否開始改善?P/E 一旦回落到八倍,股市抗跌力便出現。熊市二期通常喺P/E八倍至十二倍之間上落。十年期國庫券依家只有2.66厘,未來可能再低,會否令部分資金回流股市?家吓股市股息率已達5厘,如上市公司唔減派息便極之吸引。通縮壓力又點?好多問題仍未有答案。

中國經濟或呈L形

《中國證券報》作者滕泰認為,內地地價正面對下跌周期,生產則面對存貨周期,資本支出亦陷入低增長期;加上證券市場嘅負財富效應及外部因素衝擊,擔心呢輪經濟下滑將持續兩三年,即未來中國經濟唔係呈U形而係L形。今年中國人均GDP首次突破3000美元,一如1997年東南亞國家面對「中等收入陷阱」。

1978 年中國落實改革開放政策,隨着市場經濟體系逐漸建立,引入外資及成熟技術,令農村勞動力向工業轉移;加上中國本身嘅原材料資源,令GDP保持10%年增長率。呢段日子叫做「庫茲涅茨增長期」,增長動力來自廉價勞動力、廉價資源及廉價土地;經濟結構由農業生產主導,轉向製造業及服務業主導。改革開放三十年後,2005年中國人口紀錄已達到一個高峰,來自農村嘅剩餘勞動力轉移,响2004年出現「路易斯拐點」。農村人口流失,令糧食供應安全受威脅,政府為保住勞動人口喺農村,於是推出「三農政策」,即農村開始同城市競爭勞動人口。另一方面,農地轉為非農業用地,即所謂「土地紅利」,亦因環保問題而進入顯著放緩期。內地即使擁有資源亦無法繼續支持中國高速度嘅出口增長率,因此開始向外輸入原材料,帶動全球原材料價格上升。換言之,改革開放初期嘅「三廉優勢」逐步失去,今年起中國正面對人均GDP响3000美元以上嘅煩惱。

上述煩惱曾經喺南美洲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出現過,喺東南亞唔少國家亦遇上。响城市化過程中,大量農民湧入城市而形成貧民窟,收入差距拉大形成內需增長放慢,金融風險亦造成唔少人財富損失。製造業向高端產業升級,社會服務業升級又阻力重重,只有少數能跨越嘅國家及地區如新加坡及香港,佢地都有特殊客觀條件。例如新加坡金融業主要服務印尼、泰國及馬來西亞,香港則服務珠三角一帶。兩大地區嘅共同點係:一、曾經係英國殖民地,因此採用英國法(The Rule of Law)。二、外滙自由出入冇管制。三、全球大部分國家人民都可自由出入新加坡同香港。上述因素令香港及新加坡、倫敦、紐約喺金融上接軌,形成環球性金融服務鏈,服務全球金融業。

歐美已進入後泡沫時代

南韓及台灣則冇咁嘅優勢,只有走製造業升級呢條路。至今南韓人均收入16480美元(1995至2005年GDP平均升幅4.4%),台灣人均收入 15110美元(1995至2005年GDP平均升幅4.5%);2007年香港人均收入達28000美元、新加坡27000美元。中國相信唔可能全國走上金融服務業之路,只能步南韓及台灣後塵,走產業升級路線,才能跨越「中產收入陷阱」。反觀南美洲及東南亞國家一旦到達人均收入3000美元或以上,政治便進入動盪不安期(例如最近泰國,政黨為執政而將經濟搞到一塌糊塗),背後理由就係貧富懸殊,出現階級矛盾。中國政府已針對呢點做工夫,最後能否走上南韓及台灣之路,即透過製造業升級而繼續提升人均收入?即使成功,未來三十年中國GDP增長率亦唔再係10%一年,甚至8%亦不能,只能每年上升4.5%左右。即係話,中國必須面對GDP由高增長期進入低增長期。

香港同新加坡近三十年嘅GDP增長率主要嚟自金融服務業。去年美國次按危機及今年雷曼事件,代表由金融業帶動GDP增長嘅日子亦告一段落。世界經濟正面對歷史性轉折期,進入後泡沫時代。一如日本人均收入一旦進入35000美元一年,過去十八年只係升升跌跌,冇乜升幅了(香港1997年進入人均收入27000 美元,十一年過去至今,亦只係升升跌跌,冇進一步上升)。2007年美國及歐洲相信亦已進入後泡沫時代。

工業革命喺英國開始,第一次經濟危機1825年亦喺英國出現,資本主義至今仍無法解決嘅問題就係經濟盛衰周期。1929年華爾街危機後流行凱恩斯主義,就係企圖利用政府力量「熨平」經濟周期,初期好成功,但1973年爆發石油危機後已唔啱用。1980年第二次石油危機爆發,英美國家決定放棄凱恩斯主義,改為採用「供應學派理論」,透過控制貨幣供應去應付拉丁美洲債務危機、亞洲金融風暴、俄羅斯金融危機、科網股泡沫爆破……。正當英、美兩國沾沾自喜,以為搵到「熨平周期」嘅方法時,去年爆發次按危機,同年9月聯儲局迅速增加貨幣供應及減息,卻無法阻止GDP增長率下陷,甚至零利率亦起唔到作用!英美正一步步進入日本式流動性陷阱。日本1985至90年土地升值二點四倍,達15萬億美元,相等於1990年GDP五倍,日經平均指數上升四點七倍,達39000 點,P/E七十點九倍。當兩大泡沫爆破後,房價及股市跌幅達70%,即每年日本人喺物業及股票上損失達5萬億至6萬億美元,相等於每年GDP 90%。無論政府提供乜嘢刺激計劃,都無法對抗地價同股市下陷所產生嘅流動性陷阱;日本過去十八年雖然避過大蕭條,但經濟只能時好時壞。

貨幣供應增速放緩通脹降

資本主義嘅發展係無法避免泡沫出現——由預期盈利率上升引發股價上升,資金流入令資產價格暴漲,引發過度貸款並推高利率,之後資產價格暴跌,泡沫破滅,破產、失業率上升,引發社會恐慌甚至崩潰。

哈佛大學希勒教授不但準確預言高科技股泡沫破滅,同時準確預言地產泡沫破滅,而提出股市「非理性繁榮」論。情況有D似非法傳銷,當樓價或股市以暴利引誘倒楣嘅人去接棒時,便意味離崩潰期不遠。

索羅斯提出量子理論,證明金融市場唔可能達到均衡,而係不斷處於盛衰循環。

參考日本、拉丁美洲、東南亞、台灣及香港等地股市泡沫爆破前,股價都係翻幾番;泡沫爆破後,跌幅由70%至90%不等,同時有「失落十年或以上」嘅後遺症。換言之,中國經濟係有可能進入GDP低增長期,並出現L形走勢。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經濟學部副主任劉樹成話,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GDP由1978 年嘅3624億元人民幣經八年努力提升至1萬億元,再經五年到1991年嘅2萬億元,隨後每年平均增一萬億元,到2007年達24.9萬億元。扣除價格因素,2007年GDP總量係54331億元,係1978年十四倍,平均每年上升 9.8%。

中國人行發布,截至11月止廣義貨幣供應(M2)係上升14.8%,狹義貨幣供應量(M1)上升6.8%。今年11月底M2係45.86萬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上升14.8%,較10月升0.22%;M1為15.78萬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6.8%,較上月減少2.05%;流通貨幣(M0)3.16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升9.04%。11月底人民幣貸款29.57萬億元,升16.03%,較上月上升 1.45%。

從貨幣供應量睇,增速正在放緩,即未來通脹壓力在下降。

好領導班子帶來興旺

戰前阿根廷係世上十分富有嘅國家,但戰後一直缺乏良好領袖,令經濟一直走下坡,最後破產。反觀新加坡六十年代獨立,初期人均收入只有500美元,今天已躋身 OECD國家行列,只係短短四十年時間。中國1978年前一窮二白,三十年工夫,人均收入打破3000美元,擺脫貧窮並走向小康之路。再睇南、北韓之間嘅分別……皆證明唔係民主制度帶來繁榮,而係良好領導班子、開放嘅社會,加上教育水平提升(香港就係最佳例子)。反之,劣質民主卻會帶嚟貧窮,例如印度、印尼、菲律賓、泰國……。英國、美國亦一樣,鐵娘子及列根帶嚟良好領導班子,令英國同美國走出滯脹期,恢復GDP高增長;殊仔卻帶領美國步向滯縮!大至國家、小至企業,甚至家庭亦一樣。好嘅領導班子帶來興旺,例如長實(001)、新地(016)等;壞嘅領導層可以搞到一塌糊塗,最近例子如亞洲電視。嚴父慈母必有出色女兒。如父親不長進、母親一塌糊塗,子女出色者少之又少。令人慨嘆係1997年香港主權回歸後,原先良好嘅領導班子,今天卻搞到一塌糊塗,令人擲筆三嘆!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