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儲局自掘墳墓
8月15日,周日。我老曹有以下疑問:一、去年3月開始這次經濟復蘇是透過量化寬鬆政策製造出來的,而非自然發生。二、雖然動用 咁多蚊年,但美國失業率繼續高企。三、至今量化寬鬆政策可動用的資金已花掉80%。四、房地產市場仍然一塌糊塗,沒有一次經濟衰退而股市不大跌的。
如果你的入息按年上升、如果利率按年下跌,借錢買樓係冇問題嘅。不過,如果你的入息已停滯不前,而利率則跌無可跌,你卻仍然借錢買樓,便祝君好運矣。
美樓價二次探底
上 周二聯儲局宣布QE2,但上周三起美股卻大跌,理由是美國經濟增長又再次放緩。貝南奇都幾可憐!上一次量化寬鬆計劃在股市熊市低潮推出,這次卻在股市完成 最大反彈之後。透過買入有毒資產去刺激經濟增長,過去十六年日本央行已用過多次,成果一次較一次差。美國可以例外嗎?2001年1月起那次,減息、美下 挫、減稅三管齊下,才引發2003年至2007年的繁榮期。這次量化寬鬆政策又如何?聯儲局已在自掘墳墓中。
自1987年格蛇上任 後,每次股市下跌他都放寬銀根及減息,呢一招令美股出現二十五年牛市(由1982年起計);貝南奇接手後呢招卻行唔通,去年3月使出量化寬鬆政策才有反 應,但上周二再出招市場卻無甚反應。貨幣政策可以改變小氣候,但大氣候仍由趨勢決定。今天美國大勢已去,自5月失去房地產稅務優惠後,樓價第二次探底。
統計數字顯示,六十五歲以上美國人有80%持有物業,三十五歲以下年輕人43%持有物業。其中37%業主已完成供樓,大部分六十五歲或以 上,物業平均價值23.2萬美元(三十五歲以下物業平均價值8.7萬美元,扣除欠款約值1.2萬美元)。退休時最多人做的事是賣掉大屋搬到小鎮居住,上述 行為對2030年前美國物業價格影響十分大。美國房地產呆滯,加上失業率高企,令這次經濟復蘇面對前所未有之壓力。今年6月美國人儲蓄率回升到6.4%, 為十八年內新高;個人收入自去年9月起上升以來,7月首次下跌。美國人增儲蓄減消費,令兩年期國債孳息率低於0.5厘,十年期國債孳息率只有2.82厘 (4月份是4.01厘)。今年上半年投資者共購入1365億美元的債券基金,而同期只購入89億美元股票基金。2007年10月到2009年3月美國家庭 共失去19.7萬億美元,相當於全部財富65.9萬億美元的30%。上述因素引發了儲蓄率上升(最低儲蓄率是2005年4月,只有0.8%)。
2008 年美國隨着資產價值下跌,引發私人及企業減債潮,即使利率一降再降,仍無阻引發通縮恐懼。去年3月起透過政府增加借貸而令GDP再度增長,但私人及企業減 債不斷,結果政府借貸由2008年中的9500億美元升到今年第一季的13萬億美元。目前面對的問題不是政府何時退市,而是華府能否進一步增加借貸?任何 事都有極限,就算政府亦不可無止境地增加借貸。未來美國經濟到底是阿根廷式還是日式?
--------------------------------------------------------------------------------
2006 年起過去五年,大贏家是美債持有人,不是股票持有人,更加不是物業持有人。由於消費佔美國GDP 79%,當美國人不再增加消費,後果如何?短期利率在2008年年底已見0.25厘,兩年期債券息率亦低於0.5厘,十年期息率亦下跌不少。去年3月量化 寬鬆政策下製造經濟復蘇,到今年上半年GDP增長已放緩,估計明年更只有1.9%(原先估計2.4%);若不延長殊仔的退稅計劃,明年美國GDP增長率更 接近零!貝南奇正努力阻止日式衰退在美國出現,且看結果如何?ECRI(The Economic Cycle Research Institute)的WLI(Weekly Leading Index)自今年4月30日起每周皆回落,代表未來美國經濟情況令人憂心。
--------------------------------------------------------------------------------
中國兩次惡性通脹
中 國由實施改革開放政策開始至今,曾面對兩次惡性通脹。首先發生於1988年。隨着發展需要,政府不斷擴大貨幣供應,到1988年第四季市場上貨幣流通量達 2134億元人民幣,但物資仍按管制價格出售,因而出現供應短缺,大家只可排隊購買,只有小部分物資在自由市場上高價出售。有政府官員拿受管制的物資到黑 市出售賺錢,他們俗稱「倒爺」。為解決此問題,趙紫陽執行「硬闖物價關」政策,令過去賣20元一瓶的酒一下子漲到200元,甚至火柴、廁紙都出現供不應求 (因為有物資在手者索性不賣),成為1989年六四事件的導火線(1988年物價取消管制令價格狂升,到1989年上半年物價狂升幾倍到十倍)。物價狂升 令人民幣在外調劑中心不斷跌價,令中國通脹率進一步惡化。直到上海朱在94年1月宣布取消外調制中心,並決定1美元兌8.7元人民幣,以後許升不許跌,再 利用大幅加息去打擊物價,才令通脹洪峰過去,高峰是1994年10月中國CPI全年升幅達24.1%。隨之而來是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東南亞不少國家 透過貨幣貶值去爭取出口訂單,令中國產品出口急跌;由於人民幣許升不許跌無法貶值,1998年中央提出出口退稅17.5%方案去支援出口業務,從此令中國 走上「出口大國」之路。2002年中國加入WTO,到2009年中國以出口量計世界排名第一位。出口賺回來的外賣給國家變成人民幣,令人民幣供應大升,資 金為尋找出路大量流入股市樓市。2003年起中國面對資產價格升值潮;2005年7月中央宣布人民幣升值,反令更多資金流入中國炒資產升值。2007年 10月股市泡沫爆破,但內地樓價一直上升到今年4月。事實上,如今中國面對的通脹率,同1988年及1993年比較仍低很多。
1970 年代的「一孩政策」,令中國一向供應充足的廉價勞動力到2005年起步入供應不足期。由農村流向非農業的勞動力下降,令中國低工資時代結束,但服務業成本 則不斷上升,例如幼兒園收費由每月200元至300元升到1400元至1700元,上述未計校車費、興趣班收費、書本費;每月買菜錢由1500元漲到 2500元,停車位由每月400元漲到600元。雖然工資漲了,但支出漲幅更大,遑論樓價一下子漲了一倍以上。上述開支大部分皆不列入CPI內,令內地 CPI升幅表面看不大(約3%左右),但日常開支卻大增。且說房租,廣州天河區39方米(420方呎)月租由1800元升到2500元;北京同類房子月租 由2080元上升到2400元,升幅17%;環境好一點的如74方米(800多方呎)在廣州月租由2600元上升到3300元;在北京由3180元上升到 3800元。漲幅更大的是商舖,一般升幅在50%或以上,不少商舖月租由25000元上升到37000元仍十分搶手。
香港在1982年至1997年亦曾面對上述情況,所不同者是香港轉型期間遇上美元貶值及美元利率回落,令資產價格升值幅度十分大。反之,這次中國經濟轉型期美元貶值及美元利率回落期大致上已完成,未來內地股市及樓價升幅同1982年至1997年香港不可同日而語。
中央開倉壓棉花漲價
去 年中國產棉區乾旱令產量減少14.6%或六百四十萬噸,美國農業部估計今年全球棉花消耗量上升3%,令存量進一步減少,導致服裝業面對原材料漲價潮。今年 棉花已漲價60%,加上工資亦上升不少,但產品出廠價只升5.9%,令每件零售價上千人民幣的衣服,工廠只能淨賺20元;反之,品牌管理者、經銷商及舖位 擁有者則大賺。再以化工廠為例,磷酸售價由3500元一噸升至5000元、環氧樹脂由12000元升上20200元,但製成品售價每噸只漲價300元到 500元,令不少化工廠處於虧損期。製造業利潤在迅速消失,品牌管理者獲利率卻在擴大,支持舖租大幅上升。人力成本大升,令不少工廠打算外移到越南或中國 內陸地區,但這些地區卻配套不足。有些工廠透過自動化將廠內工人數目由三千人減至千三人,這方面又需大量資金投入。製造業產能過剩令製成品出廠價漲不起 來,同時面對原料價格及工資大升。上周中國政府宣布開倉拋售棉花,壓抑棉花價格上升。
中國工廠在激烈競爭下,效率不高的國營機構紛紛 被淘汰出局,但能源、交通、金融、醫療、教育方面因市場仍未全面開放,造成國企壟斷或半壟斷局面,後果是低效率機構仍大量存在。中國在這方面能否一如出口 業,開放市場、加強競爭?例如香港自從取消銀行公會利率協議後,銀行之間互相競爭,令本港金融業效率迅速提升。
中國自1978年宣布 實施改革開放政策,最先是來港招商引資,漸漸擴及全球,這段日子是資金流入期。到2002年加入WTO,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只有27億美元,2008年已達 556億美元。今天已走出去的中資企業約一萬四千家,投資遍布全球上百個國家同地區。第一類是國有企業,主要投資資源;第二類是民營與股份制國有企業,投 資更多樣化。當投資境外可獲得更低成本及高利潤時,自然形成資本外流。中國漸漸進入跨國生產和全球生產網絡階段,以保證原材料及半製成品供應和市場拓展。 中國企業走出去漸成趨勢,但由於對投資東道國的文化、商業環境和法律制度不了解,這方面仍需香港及國際人才協助。換言之,中國已由過去側重吸收外資轉向海 外投資。
後工業期三大必備元素
後工業期(或稱內需帶動型經濟)的出現,必須具備:A. 人口素質提升。日本及亞洲四小龍都是十分重視教育的地區或國家,如沒有教育投資,後工業期無法出現,例如拉丁美洲及不少東南亞國家。B. 政府公信力。典型例子如菲律賓,雖然人民教育水平不低,但政府缺乏公信力,形成受高深教育的菲律賓人離國謀生,同樣情況亦在印尼、泰國等國家出現,令這些 國家經濟至今仍未進入後工業社會。C. 民族性問題。有些國家人民十分知足,當基本生活條件解決後,他們便唱唱歌、跳跳舞,過快樂日子。有些民族如Anglo-Saxon(盎格魯撒克遜族)野心 特別大,從大英帝國到今天美國,他們永遠不滿足於現狀,此性格可令這些國家經濟保持增長。但大部分中國人皆擁有知足常樂性格,上述亦是中國過去五百年經濟 停滯不前的部分理由。
有人認為,中國人經過百年苦難及文化大革命洗禮,已由「羊」的性格變成「狼」的性格,是可以推動中國經濟進入後工業社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