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31日 星期六

2008-05-30

美國價值觀受挑戰

  5月29日,周四。恒生指數升134.48,收24383.99;成交640.9億元。5月期指升115點,收24346點;6月期指升198點,收24371點。中移動(941)結束五個交易天累計下跌15%後,今天升1.5%。

內地唔係想趕絕地產商

  花旗推介江西銅業(358),認為銅價仍有上升空間,估計今年每股獲利1.715元,升22.2%,O八點九倍,目標價24.1元。國美電器(493)估計今年每股獲利17.3仙,上升33.4%,O二十二點九倍,目標價6元。

  內地災後重建,為興建一百萬間臨時居所,估計需鋼六百八十六噸,可令寶鋼、武鋼及鞍鋼(347)受惠。上述新需求相等於中國一年鋼產量嘅4%;上述需求亦加重煤壓力。由於5月1日起至今煤價已升11%,政府已容許小煤礦重新動工,只須符合安全條例便可。

  滬深三百指數跌2.59%,見3580.87。

  英國5月份樓價較4月份跌2.5%,至173583英鎊一間,係1991年1月以來最大嘅單月跌幅。

  澳門2月至4月失業率2.9%(1月至3月3.1%),係回歸後新低。廣東省宣布限制居民到澳門,每月只可一次(甚至商業性質亦由每月十次改為每月三次),估計影響有限。澳門就業人口三十二萬八千,增加一千一百人,需求主要來自酒樓、地產及商業。

  大摩認為,油價可見150美元一桶,但上述價格只會減慢經濟增長率,而非令環球出現衰退,以令美國CPI上升至5.5%,歐洲升3.5%,只有新興市場才會出現CPI雙位增長。由於只是過渡性質,相信聯儲局唔會宣布加息。

  最近CNBC播出特備節目《美國石油危機》,更估計油價可能見250美元,係咪油價見頂先兆?1990年全球消耗六千七百萬桶石油一年,產量係七千四百萬桶,令油價一跌再跌,因產量較需求多10%。今天全球消耗八千七百萬桶一天,但產量只有八千八百五十萬桶,只多一百五十萬桶,即略略超過需求2%,形成小小消息影響已可令油價狂升。最終油價會否升上250美元?冇人知道。由2000年我地消耗七千六百萬桶一天,到今天消耗八千七百萬桶一天,嗰一千一百萬桶新需求從何而來?美國1982年至今石油消耗變化唔大,主因係能源效益提升及全國經濟走向服務業為主。近年80%石油新需求來自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等新興工業國,除經濟增長因素外,呢D國家汽油售價較美國低30%到50%,較歐洲低70%,理由係政府提供補貼。如新興工業國取消石油補貼,油價極有可能同美國睇齊(歐洲、日本油稅十分高,呢D國家最慳油)。上述情況已經開始,呢D國家正逐步減少汽油補貼,只有中國例外。喺補貼制度下,汽油價唔會上升(或升幅好細),令慳油汽車及能源效益產品無法受歡迎,促使石油需求繼續上升(例如中國因汽油供應不足,已令貨車大排長龍)。

  1971年油價為13美元一桶,以今天美元購買力計應係124美元,即如果話石油危機,不如話係美元貶值。自1971年唔再同黃金掛鈎後,美元購買力年年以5%速度下降。

  波羅的海好望角型指數(反映超過一百載重噸嘅乾散貨船)近月急升。依家一艘新嘅一七二載重噸乾散貨船售價8000萬至9000萬美元,但三年後才交貨;反之,同樣嘅船現價卻售1.55億美元。點解會咁?因航運界睇淡遠期航運,但眼前鐵礦石及煤需求咁大,令海運極度繁忙。依家訂單到2013年前嘅交貨數量相當於全部航行船隻嘅60%,可見數目之巨。期貨倒掛現象可反映2008年航運需求十分大,但未來前景卻暗淡。此外,巴西及澳洲港口嚴重擠塞令效率大降,基建項目最快2010年才完成,意味兩國港口擠塞問題短期難以解決,亦導致乾散貨運費上升。

投資工業股要選良棄莠

  中國製造業正逐步放棄以低生產成本作為競爭手段,加入高科技及設計,進入較高檔市場。

  根據美國經濟顧問公司Global Insight數字,中國製造產品(以價值計)1995年只佔全球產品5%,2007年已佔14%,同日本接近,並拋離德國(佔7%)及英國(佔3%)。理由係中國工資較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低95%,令產品喺中國製造較响上述國家便宜10%至30%,形成九十年代上述國家嘅工序大量移向中國。2004 年中國工資同日本工資差距係一比十,依家係一比七,令部分中國工序必須內移或外移才能生存,例如紡織及成衣、玩具及基本金屬製造業等。Global Insight估計,中國製造產品漸漸可佔全球產品16%,超越日本而僅次美國(家吓仍佔全球產品價值24%),未來五年中國產品將更精緻。低勞工成本仍係中國嘅強項,例如聯想(992)已有二千員工負責設計同發展,然後由中國、印度、波蘭及美國工廠生產,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引入美國科技去加快自己公司嘅科技發展,引入新材料及新軟件,令所生產嘅電腦更易用。福田實業(420)亦有一百人負責設計同發展,引入新針織技巧、印刷技術及漂染技術同改善纖維,使佢地更吸收汗水。中國企業已更注重設計同發展,去配合依家仍算低廉嘅勞工成本,令產品漸由中低檔上移到中高檔,產品售價得以提升,去抵銷勞工成本上升嘅壓力。今後中國工業走嘅路就係過去南韓走嘅路──即產品走向高品質化、精緻化,而非過去咁以廉價取勝。响上述轉化過程中,有D工廠被淘汰、有D工廠更壯大,係必然嘅事。投資工業股就係要選擇邊D係良種、邊D係雜草種籽。

  畢非德認為,佢嘅子女生活一定較自己好,佢嘅孫子亦會較佢嘅子女好!二十世紀美國人生活水平平均上升七倍!上述情況出現,佢認為係基於三大因素:一、市場機制;二、價值觀;三、法治。雖然三大因素都唔完美,卻令美國過去一百年生活水平不斷提升,而其他國家或地區一旦採納上述因素,生活水平亦可不斷提升。

  今天世界經濟同1973至74年大致相同:我地有石油危機、滯脹、股票市場崩潰、銀行出問題。既然美國可安然度過1973至74年,亦應該可安然度過 2007至08年。有人可能損失慘重,例如2006年高峰期買美國樓而做80%按揭者,或者擁有次按債券嘅機構或個人……。不過,三大因素至今仍然不變。

  至於呢次危機有幾深幾長?畢非德不作預測,因為冇人可事前知道。低潮或者喺2008年3月,又或者响一年後甚至兩年。佢認為,只要係好公司便不妨趁低吸納,等候下一繁榮期再臨。

  技術上睇,3月18日開始嘅反彈响5月5日結束,大市進入牛皮,美國房地產價格仍在調整。至於商品價格升幅係咪告一段落則木宰羊。美國4月份耐用品訂單跌0.5%,只有2144億美元,已係連續三個月回落。其中飛機跌24.4%,至121億美元;交通設施跌8%,至561億美元;汽車及零件跌 3.3%,至334億美元。

  分析界估計,再過十年到二十年,中國同印度將成為全球最大兩個商品生產國,巴西及俄羅斯成為世上最大原料供應國。四金磚國人口佔全球人口一半以上,佢地喺國際舞台上所佔比重將上升,取代今天OECD嘅地位,部分經濟學者甚至認為可超過今天G7嘅影響力!

四大金磚國主動聚首一堂

  四金磚國概念2001年11月30日由高盛證券分析師奧尼爾提出,漸漸成為國際流行名詞。今年5月16日四國外交部長第三次以四金磚國名義响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舉行會議並發表聯合聲明(上兩次係2006同07年,當年只係喺紐約聯合國大會期間舉行,但呢次卻係四金磚國首次自動走在一起)。由2001年 11月30日首次提出上述概念至今,四金磚國GDP快速發展,今天中國GDP已超越德國,世界排名第三。去年高盛證券新一份預測係2032年四國GDP總和將超過G7,未來六大經濟體將係中、美、印、日本、巴西及俄羅斯,取代今天G7中嘅英、德、法、意。

  據高盛數字,响1770年即第一次工業革命前,世界經濟以中、印為主,前者佔40%,後者佔20%。甚至到1820年,中國仍佔全球GDP三分一,印度佔16%,四大歐洲國佔17%,首次超過印度;反之,美國只佔2%。其後中印經濟不前,歐美卻大幅上升,到1970年代中國只佔全球GDP4%、印度佔 3%,全球經濟由G7控制。1978年中國提出改革開放政策後,GDP平均每年升9.6%,2007年已全球排名第三;1980年代印度起步,1990年巴西及俄羅斯加入,今天四金磚國加起來已佔全球GDP 16%,僅次於美國。高盛認為,2032年後嘅世界經濟由六大取代G7,只係重返工業革命前嘅情況,並非乜嘢唔可能嘅事。工業革命令歐洲興起,然後係美國,漸漸擴及全球;全球GDP皆提升咗,各國所佔比重又再重返工業革命前水平。

  世界主導權會否由G7(或G8)手上轉向四金磚國?受好多因素影響。今天四金磚國無論响資本、科技,世界市場份額上仍遠遠落後於G7。美國嘅興起受惠於兩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令資金及科技人才由歐洲流向美國,第二次令美國軍事力量雄霸全球;反之,四金磚國興起至今為止卻面對重重阻力。

  上周中國政府批准三間內地發展商發行債券,就係萬科、保利及新華,共集資116億元人民幣,其中萬科59億元、保利43億元、新湖中寶14億元,以加強集團財政狀況。此舉證明政府希望透過整合地產發展業,由有質素嘅發展商取代非專業發展商,而唔係希望整個行業出現回落。

  十九世紀世界以歐洲為主,人們紛紛認為君主立憲係最好嘅政治架構;二十世紀世界以美國為主,人們便認為多黨制度下嘅民主係最佳政治架構。二十一世紀如果一如高盛估計四金磚國興起,人們可能認為法治同多邊主義才係最好,而非今天美國嘅民主和單邊主義。上述正正係美國最擔心問題,因為美國人嘅價值觀漸受挑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