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8日 星期三

2009-10-27

富不過三代的魔咒

10 月26日,周一。自從已故總統尼克遜响1971年8月取消布列頓森林協議後,定期存款便唔再係「安全」嘅資產,並面對購買力不斷被侵蝕,上述情況至今不變。如以金價計,過去三十八年美元共失去95.7%購買力,即今天20美元購買力只相等於1971年嘅1美元。另一方面,自1971年起全球經濟泡沫一個接一個,一個泡沫爆破後,另一個泡沫又再開始,周而復始。

從 2007年9月金融危機至今,美國聯儲局及政府共借出、支出或擔保咗11.6萬億美元。上述資金主要流入金融系統內,令金融資產自今年3月起大幅上升,亦令美元自今年3月起貶值15%、金價上升20%,但至今並冇令CPI上升(因為冇流入消費市場)。10月份調查報告顯示,有36%美國人今年聖誕消費將較去年減少。

金價續在憂慮中上升

今年第二季全球各央行共增加外滙儲備4130億美元(其中37%係美元,過去十年平均數係63%,日圓及歐羅卻成為吸納對象)。JP摩根大通估計,今年第四季金價將在1050至1100美元之間上落,未來金價繼續在憂慮中上升。

今年3月6日開始嘅美股反彈市係咪已在10月份結束?由於樓價自2006年高峰回落30%、失業率接近10%,理論上股市完成大反彈後,新一輪跌市好快又再臨(十分簡單嘅A、B、C理論,即完成A浪下跌,必出現B浪反彈,然後再進入浪C下跌)。

1994 年2月前美國財長Lloyd Bentsen要求日圓升值,到1995年7月美元滙價失去20%價值,但由1995年7月到2002年1月美元升值咗47%。上述例子並非鮮見,1987年美國股災後,前財長James Baker亦曾要求西德馬克升值,唔少人估計1987年10月股災後美國應放寬銀根,但1988年美國卻收緊銀根,令美元滙價上升。今年10月各位要小心嘅係美元滙價止跌回升而非進一步回落,因為今年3月美元轉弱部分理由係投機者進行利差交易(Carry Trade),即借美元去買其他國家股票甚至石油合約同黃金,因為借美元嘅成本太太太太低。10月6日澳洲宣布加息0.25厘,至3.25厘,相信下一個係加拿大;估計未來六至九個月大部分國家皆進入加息周期,大大限制未來六至九個月呢D國家股市嘅升幅。

經濟衰退不但冇拉近貧富懸殊,反而進一步擴闊兩者差距。去年美國年收入138000美元以上嘅10%家庭,較最低收入12000美元以下嘅10%家庭收入多出十一點四倍(2007年多出十一點二倍)。去年美國中產家庭年收入共50303美元,較2007年52163美元下降4.6%,為1997年以來最低。不過,美國最富有1%家庭年收入仍佔全美國總收入25%,更係1967年以來最高(數字來自美國人口調查局)。去年香港GDP 14740億港元,1%香港最富有家庭(約二萬五千三百五十多戶)如佔去總收入25%,即香港平均每戶最富有家庭年入高達1440多萬元,由此可見幾咁富有;反之,目前月入6000元以下香港家庭數目亦在不斷增加中。

香港「敗家仔」出現機率高

富不過三代?中文大學9月發表研究報告指,香港每百個家族企業中,到孫兒嗰一代仍然十分成功嘅只有三家。香港到咗第三代敗家仔出現率高於台灣及新加坡一倍。理由係香港富豪第一代太成功,到第二代接手時,唔少企業已係市值過百億元嘅公司,管理以千計甚至上萬名員工,業務遍及全世界咁龐大嘅企業,一般CEO亦未必能管得好,何況出身豪門嘅世家子弟?佢地唔少留學海外回港接手後,同企業內嘅老臣子意見不合,數目不在少數。

根據滙豐私人銀行與顧問公司合作研究嘅結果發現,華人家庭企業由第二代接手後,約70%家族企業未能超越創辦人年代,成功嘅只佔30%。能夠順利過渡到第三代仍然成功嘅家族企業更少。研究報告指出,要家族企業能一直發展落去,第一代領導人必須懂得放手,擺脫傳統觀念「父傳子」此無形枷鎖。响企業管治上增加透明度及引入外人協助管理,建立良好制度去平衡可能出現嘅新舊文化衝突(例如子女海外學成歸來與舊臣子之間嘅矛盾)。第一代創業期,公司規模細,生存空間受威脅,企業內容易產生槍桿子一致對外嘅想法,因當時共同敵人在企業之外(即來自其他企業的競爭)。但到咗第二代接手之時,企業已有一定規模,外間威脅下降,反而內部矛盾浮現。企業矛頭很容易由「槍桿子一致對外」轉為「內耗期」。第二代與老臣子之間的矛盾,甚至第二代之間的互相矛盾,到咗第三代企業內部矛盾激化成為你死我活的鬥爭,已無暇理會企業的死活。


富不過三代另一理由係過分富足的生活容易引發道德敗壞,道德敗壞的結果令人失去價值觀,進一步失去分析能力,僅憑印象去決定一切。領導層受到貪婪及恐懼感支配而作出錯誤決定,並帶來失敗,此乃「富不過三代」咒語靈驗嘅另一理由。今天內地企業亦面臨第二代接班人嘅問題,香港企業更面對第三代接班人問題;點樣打破「富不過三代」嘅咒語?將關係到香港及中國未來經濟表現。

和珅紀曉嵐各有功用

一直以來,中國人將家族文化看成主流文化,過去皇親國戚往往可分享國家的權力,甚至揮霍國家的財富,所謂「欽差大臣」大部分由皇親國戚出任,作為掣肘群臣之用而成為特權分子,甚至逍遙法外。包公能流芳百世嘅理由,係佢以臣子嘅地位敢拿違法嘅皇親國戚去正法!今天華資企業大股東仍操控企業職員嘅生殺大權,一派「我就是制度」的作風,結果令下屬成為唯唯諾諾的人(有誰敢逆大股東意思?)。大股東往往喜歡在企業內形成兩派,以便利於自己操控。例如乾隆皇利用和珅和紀曉嵐的對立,由紀曉嵐去辦事,並利用和珅去打小報告控制紀曉嵐。今天本港唔少大企業內,亦係有一批職員為公司賣命,另有一批職員以向老闆打小報告為生,因為老闆需要呢批人去控制為自己賣命者,以廣布線眼。反之,西方企業管治模式係股權高度分散及高度流動性,股東在大會上選出董事會成員負責管理公司,由董事會委任CEO及其他高管人員(並以股票期權去吸引佢地為公司創造純利)。至於日、德企業是股權高度集中,流動性小,不少企業由「利益相關」公司互控,銀行往往亦係企業債權人及股東,不但提供資金,同時發揮監督作用,員工亦參與公司管理,有唔少企業提供終身僱用制去保護員工利益。華資企業由於由家族成員掌握控制權及決策權,對外依賴性弱,企業成敗往往由家族內能否出現領袖人才去決定;加上排他性強(外人很少受華資大股東重用),成敗往往由家族成員中少數人決定。近年上市嘅國有企業,最大股東係國家,高層往往同時係黨員,極易獲國營銀行支持,情況有點似日德企業;但亦有人際關係,因此又似華資企業。由於國家係大股東,國企需要照顧股東利益。國企能否集東西方管理優點於一身?木宰羊。

德國可重新睇好

戰後西德經濟一直享有高GDP增長率及低通脹,漸令西德人民享受到全歐洲最高嘅生活水平。1989年柏林圍牆倒下,翌年東、西德合而為一;1991年西德政府宣布一東德馬克(Ostmarks)可換一西德馬克(Deutsche Mark),上述決定一下子令東德勞工成本變成全球最貴,因為佢地只能提供蘇聯式工作效率及技術,卻要求收取西德工人嘅薪金,結果令大量東德人失業,並依賴西德政府提供福利金過活。二十年後今天,新一代東德青年已長大,整個德國競爭力在恢復中。今年德國政府財赤估計只係GDP 4.6%,較所有OECD國家低!2008 /09年度(6月30日止)德國收支盈餘1794億美元,都相等於該年度GDP 4%;加上德國人的儲蓄率高達12.8%(今年美國人只有4%,2007年更接近零)。

今年3月起美元滙價大幅回落,加上歐盟其他國家經濟陷入衰退令德國經濟前景仍未明朗。不過,2010年嘅德國已較1990年時強許多,二十年前西德政府同意一東德馬克兌一西德馬克所作嘅錯誤決定,經二十年努力,依家已扭轉過來。我老曹從今天起重新睇好德國。

日本1990年並冇東、西德合併嘅問題,但資產泡沫爆破,令日本經濟進入長達二十年衰退期。日本嚴格限制外國人移民到日本(甚至外國女子嫁畀日本人亦不得入籍日本)。隨着日本女性收入上升,願意結婚嘅日本女性大減(超過50%),形成日本出生率下跌。目前每一日本家庭平均只有一點三個孩子,從2007年起日本進入人口下跌期。日本希望2010年利用中國經濟上升重新帶動日本經濟向上,新上任首相已轉為親中,希望更多日本產品進入中國市場,重新帶動日本GDP 上升。

在股票市場最易賺大錢嘅方法有二:一、在經濟上升周期,追隨畢非德所採用嘅價值投資法,因為在經濟上升周期,唔少股份被錯誤定價(mispriced),在其真正價值未被一般人認識前,如能發掘出來長期持有,肯定賺大錢,例如七十年代上市嘅長實(001)、新地(016)等;以及八十年代上市嘅思捷環球(330)、利豐(494)等;隨着佢地嘅價值逐漸被認識,股價可以倍數計上升。可惜香港經濟上升周期到1997年7月完成,借問1997年後上市的港資企業中,有邊一隻在過去十年能帶來巨大升幅?反之,紅籌、國企甚至內地民企,卻成為1997年7月後嘅港股生力軍,因為中國經濟仍處上升周期。

投資者常犯錯誤:

一、唔分清方向,常站在路中心,結果無論跌市或升市都被車輾死。

二、一年內最賺錢項目通常只有兩、三個甚至有四個,唔可能天天都有。請投資者減少每年買賣次數,做神槍手唔好做機關槍手(亂掃一通)。

三、不要嘗試捉住下跌中嘅刀已係老生常談,但唔少人一犯再犯。

四、大部分日子唔好炒賣細價股,只有在極少數日子裏細價股才可跑贏大市。

五、2007年11月開始,香港股市已進入Trader's Market,唔再係「買入後長期持有」嘅日子。

六、 It is not a stock market, it is a market of stock.(股市只係一個提供股票買賣嘅市場而已。)在牛市可以賺錢,在熊市中可以發大財。(Make Money in a Bull market, Make Fortune in a bear market.)一切看閣下眼光而定。

七、如果你冇去別人嘅「婚禮」,請亦唔好參加別人嘅「喪禮」。多少人眼見一隻股份由1元升上2元,再由2元升上3元、4元、5元、6元、7元、8元……最後忍唔住手在9元買入,然後睇住佢嘅股價由9元回落到8元、7元、6元……機會失去了,就讓它溜走吧!

八、今後日子裏,Timing is everything。學習如何掌握買賣時機。

九、買股票唔係買名氣。1981年嘅佳寧;1997年嘅北控(392);2000年嘅電盈(008),在當年都係名氣十分大嘅股份,結果點樣?

十、獲利回吐唔係賣出一隻股份嘅理由。買入一隻股份係因為你相信佢未來股價可以上升,賣出嘅理由亦一樣,除非你擔心佢嘅股價在未來將回落才賣出,而非因為已有利潤而出售。請記住止蝕唔止賺!

2009年10月19日 星期一

2009-10-19

中國進入高消費年代

10月18日,周日。美股經過3月至10月上升後進入炒業績期,業績良好嘅企業股價可再升,反之則回落,直到有一天道指跌穿50天線為止,到時整個反彈市才告完成。道指由去年10月1日10882點起回落,跌至今年3月6日6469點,至今道指經八個月上升,仍未重返去年10月1日前嘅水平,但投資情緒已由去年10月極度悲觀變成今年10月頗為樂觀。至於CRB商品指數由去年10月1日346點回落到今年2月24日200點後,至今亦未重返去年水平,但人們卻擔心通脹重臨。

揸金揸銀才跑贏大市

過去十二個月少數上升項目有黃金,由去年10月860美元升到目前1060美元;白銀由12.3美元升至今天18美元。換言之,去年10月1日至今,揸金揸銀者才跑贏大市,其餘項目皆跑輸現金!

今年首八個月美國對中國貿赤較去年同期減14%或200億美元;對日本貿赤減少20%;對加拿大、歐洲及中美洲貿赤減40%。美國人自今年起開始進入節儉時代,即使去年底聯儲局將利率降至0.25厘。美國人口佔全球總數少於5%,但消費卻佔全球產品超過20%,而今年起美國人開始節儉;反之,今年起中國由節儉時代進入高消費年代,上述才是2009年最大改變。

今年6月止美國總負債(包括政府、企業及私人)達52.8萬億美元,係去年GDP14.2萬億美元嘅三點七三倍,為歷史上最高(1933年亦只係二點九九倍)。1933年著名經濟學家Irving Fisher寫成The Debt - Deflation Theory of Great Depressions,佢認為引發通縮嘅理由係過量生產、存貨不被市場吸收,以及原材料價格波動;再加上經濟陷入衰退,引發減債行動。今年在全球政府刺激經濟政策下,雖然暫時停止了減債行動(由政府負債取代企業及私人負債),但係明年又如何?雖然今年3月起標普五百指數已大幅反彈,但較2007年10月仍低30%。美國商業樓價已跌39%,工業生產減13.3%,而且失業率達10%,加上7%就業不足率,响上述情況下,單單依靠量化寬鬆政策就可解決所有問題咩?請唔好自欺欺人啦!

美國出現兩大趨勢

自從去年10月起,美國兩大趨勢同時出現:一、信用差距(Credit Spreads)不斷收窄,即高風險債券息率同低風險國債息率差距過去一年持續收縮,代表貸款者較願意借錢畀風險較高嘅企業。二、銀行資產負債表仍在收縮,部分來自企業倒閉,部分來自銀行撥備,最大理由係銀行在收緊貸款條件,聯備局認為上述行為會一直維持到明年下半年。兩者似乎互相矛盾,但又同時出現,信用差距由去年10月嘅5.5厘到今年9月嘅2.5厘(商業票據由5.5厘下降到3.5厘),代表投機者更願承擔風險,但一般企業欲向銀行借錢卻較一年前困難。上述情況最後會將美國經濟帶往哪裏?10月都係少做事、多說話,因為2009年唔同1983年。

過去一百一十八年,美國出現過十九個熊市,平均跌幅37%,在熊市內的反彈平均升幅為前跌幅40%。2007年10月到今年3月美股跌幅已超過平均跌幅,今年3月至今標普五百指數升幅57%,亦係平均反彈嘅一點五倍,因此有理由相信今年3月9日開始嘅反彈將在今年10月結束。魯賓尼認為,呢次美國經濟係U形而非V形。

寬鬆貨幣政策必然令更多人過度消費及過度投資,最終引發經濟衰退,以糾正過去錯誤,但人民並唔喜歡衰退。最佳做法係《聖經》記載埃及法老王嘅故事——七年豐收儲糧,七年失收則政府大量開放糧倉。去年11月中國政府做法亦係咁,可惜在民主國家,在繁榮期係好難要求人民節約,但在衰退期卻須大開糧倉,結果每次衰退過後政府財政赤字便上升,令下一次衰退較上一次嚴重。呢個係美國同英國等國家依家所面對嘅問題,過去三十年透過向日本及中國等國家借錢而度過危機,呢次又如何?

A股明年出現慢牛機會大

股聖畢非德名言──People do not make money by betting against the US economy,上述响美股超級大牛市係啱嘅;不過由1990年開始,日本人如唔賣空日股或出售日本房地產,今天仍在後悔。同樣理由,2007年10月起美國人如果唔拋空美股或出售美國房地產,至今亦悔不當初(雖然今年3月至今已反彈唔小,但亦只能收回前跌幅50%)。月有圓缺,天有陰晴,任何經濟發展有向上日子,亦有回落日子。

中國人智慧係以太極圖角度去看事物(即陰盛陽衰、陽盛陰衰;黑中有一點白,白中有一點黑)。西方人睇事物係一條直線(或曲線)。今年10月美國樓價仍較2006年高峰低30%,加上今年3月至今美元滙價跌30%,對歐洲人而言,美國樓價已跌咗50%,所以湧入美國房地產市場,令美國樓價暫時止跌回升,但長遠睇,美國樓價仍有下跌空間。2008年一年之內美國消費者共減債1130億美元,代表美國節省開支時代已來臨。根據日本過去經驗,上述行為一旦出現,便以「年」為單位。一如1990年後嘅日本,美國已開始進入「資產負債表衰退期」!美國已有一千五百萬人失業,佔總就業人口10%左右,過去透過刺激消費而建立嘅經濟繁榮期到2007年已到咗終點。今年政府向經濟注入1.6萬億美元「假」財富,令GDP暫停下滑及刺激美股上升,上述動作2001年日本政府亦早已做過,最終卻證明無效。

2009年世界上少數亮點包括中國,理由係中國政府仍有錢。不過,面對美國經濟步入衰退、美元利率只有0.25厘的今天,未來中國經濟轉型將較八十年代香港經濟轉型困難許多。中國最大優點係經濟唔使面對資產負債表衰退。然而,到咗今年10月,A股絕對唔可以用「便宜」兩字形容,即使已較8月4日回落唔少。目前A股P/E 三十點八五倍、巴西二十二點一倍、印度二十點八倍、俄羅斯十三點七倍。在金磚四國中,以內地A股P/E最高,在港上市嘅恒生國企指數P/E亦達二十點八倍。從P/E三十點八五倍起步更上一層樓,必須有高速純利增長支持才可,上述係內地A股2010年所面對嘅問題。

中國9月份銀行貸出款項約5000億人民幣,略高於7月及8月,即9月份銀行貸款增長率未有大幅減少,相信「退市計劃」明年下半年才出現。我老曹認為,2010年A股出現「慢牛」機會極大。

去年股票市場因擔心通縮而大跌,資金大量流向存款證(CD)及money markets;2009年3月隨住美國採用量化寬鬆政策,股票市場又擔心通脹,資金又由存款證及money markets回流,收復去年9月起金融海嘯嘅跌幅。美股雖然大幅反彈,仍然係Secular Bears,何時重返2007年10月高點?相信遙遙無期(初步估計係2016年後嘅事)。股市中最易賺錢係今年3月到8月嘅反彈;至於9月同10月只有美股仍在上升,唔少股份已在回落。8月7日美國十年期債券孳息回落到3.89厘,代表資金由CD市場回流股市已到高潮;內地A股更在8月4日完成牛市一期上升,進入選擇性投資期,即找尋大升市中嘅滄海遺珠。

今年通脹唔會重臨

去年我老曹唔信通縮出現,有咗1930年代教訓,聯儲局再唔會重犯1930年代嘅錯誤。今年我老曹唔信通脹重臨(2001到06年日本政府推出量化寬鬆政策,在日本並冇引發通脹),反而認為美股3月到10月經過反彈後,未來投資市場將艱辛難行。選擇強勢股可利用Relative Strength,上述策略非人人皆懂,因為揀股最考投資者眼光。

雪茄伏响1979年底被任命為聯儲局主席,當時美國CPI升幅達年率13%,而佢退休嘅1987年,CPI已低於2%。格蛇接任後,透過大增貨幣供應,為美國經濟帶來二十年繁榮期(1987至2007年),但格蛇退休冇耐,美國便出現金融海嘯。雪茄伏早前接受訪問認為,聯儲局嘅角色應係「overseer」而非「regulator」,上述亦係佛利民嘅主張,即聯儲局只有迫不得已才出手。1998年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出事,雪茄伏認為聯儲局反應過敏,如當年唔挽救該公司只係小問題,便唔會助長日後大量對沖基金出現,因而可避免2008年出現美亞證券到雷曼兄弟事件出現。過去格蛇所犯錯誤係不容森林小火出現,讓枯枝堆積如山,形成當森林大火出現便冇得救。雪茄伏唔認為銀行應參與證券業務,咁做會增加銀行風險,呢類生意應由類似高盛證券等公司負責而非銀行,不然遲早須納稅人埋單。目前聯儲局正致力阻止日式通縮在美國出現,因美國衰退自2007年12月已開始。

雪茄伏認為,依家聯儲局應再次收緊銀根,問題係說易做難。佢認為,八十年代中國及其他新興市場冒起,有助解決美國通脹壓力,但美國人不應過分依賴呢D國家提供消費品,以致負債增加3萬億到4萬億美元。今天美國面對高失業率,點樣令美國經濟復甦?雪茄伏認為,美元主導嘅時代已經結束,今年1月起拯救金融機構嘅做法,最終將損害美國經濟,雖然聯儲局不得不咁做,而後遺症將好快出現。

股市上升唔代表經濟復蘇

今年10月,從上海到香港、從紐約到倫敦,大部分銀行家及政府高官都講緊幾個字──經濟復蘇。真係咩?日本樓市由1990年下滑到2004年才見底,共十四年;香港樓市由1997年下跌到2003年才見底,共六年;美國樓市2006年下跌三年,今天已見底?華爾街股市今年3月開始上升,背後係因為量化寬鬆政策,上述政策2001年9月日本政府曾採用但不見效,去年10月英國政府採用亦唔見效,美國政府今年3月7日採用卻見效,主因係美元乃國際儲備貨幣,一旦美元貶值,資金便向全球流竄。大家要記住,股市上升並唔代表美國經濟復蘇。

過去三十年,金融資產價值(如股票、債券、銀行存款)升幅較全球GDP快四倍,主因係亞洲人喜歡儲蓄;加上中東產油國嘅油元流入美國,令美元利率由1980年嘅22厘降至2009年嘅0.25厘。麥肯錫全球研究院估計,2007年10月全球財富總值194萬億美元,2008年12月已跌至178萬億美元,但相較1990年43萬億美元及2000年94萬億美元,仍然係好多。來自亞洲及中東嘅資金,令美國自1982年起進入信貸寬鬆期,直到2008年才結束。戰後美國至1980年止,類似嘅泡沫經濟出現十分稀少,美國不斷出現泡沫經濟係1980年後嘅事,理由係來自亞洲及中東資金太多,令美國人借錢十分容易。奧巴馬上台後計劃修改次按條件,令只有良好還錢能力者才能獲得貸款,另限制銀行高層花紅,減少銀行高層為增加花紅收入而採納太高槓桿比率。我老曹相信,美股完成大反彈後,全球股市極有可能從2010年起進入「大牛皮市」。

量化寬鬆政策係近代政府為避免三十年代華爾街大蕭條出現嘅手段。不過前列根總統經濟顧問Arthur Laffer認為,引發大蕭條嘅理由係1930年6月嘅Smoot-Hawley Act──為保護美國製造業而向入口貨大幅抽稅,其次係1936及37年政府大幅提高稅率。因此,佢希望美國政府唔好因為財赤狂升而加稅。

Brian Domitrovic認為,八十年代開始嘅供應學派帶來過去二十多年經濟繁榮,亦引發2008年起嘅長期大衰退。情況有如凱恩斯理論帶來戰後經濟繁榮及七十年代惡性通脹一樣,係一個銀幣嘅兩面。佢認為,依家係時候停止採用供應學派理論,重返凱恩斯時代(由政府帶頭刺激經濟)。

金融海嘯後市場行為學抬頭

戰後唔少著名經濟學家冒起,由追隨凱恩斯,到利用發展出嘅各種唔同經濟模式去預測未來市場。上述皆建基於假設理性分析,認為「價格係冇錯嘅,只係人們經常睇錯市」(The Price is Right)。但在科網股熱期間,3com將5% Palm上市,然後將其餘Palm股份送畀3com股東,每一股3com可分得一點五股Palm。當年一點五股Palm市價居然較分拆前一股3com更加貴(上述係咪代表3com其他業務係負資產?),說明市場價格可以係錯嘅。有效率市場假設(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理論近年已徹底破產,市場價格可以係錯嘅,但太早睇淡仍是死罪。以香港樓價為例,1993年起已有人大叫泡沫,本港樓價要到1997年第三季泡沫才爆破(至於由1993至97年睇淡樓價嘅分析員都幾慘)。再以滬深A股泡沫為例,2006年下半年起已有人大叫泡沫,結果股市升到2007年10月才爆破!同樣理由,2008年5月已有唔少人大叫熊市結束,太早入市者一樣可以跌到天昏地暗、人仰馬翻,到2009年3月升市來臨不但冇錢,亦已冇膽量睇好矣。這次反彈市可維持多久則木宰羊也。

經過金融海嘯洗禮後,投資者對有效市場論及價值投資法信心大為動搖;反之,市場行為學(Behavional Markets)及混沌理論(Turbulent Markets)卻漸抬頭。

市場行為學認為,汽車質量(代表客觀經濟因素)雖然重要,但決定性因素係駕車者(群眾心理)。透過分析群眾心理然後作出相應部署,往往可獲巨利。今天美國各大學已從事這方面研究,唔排除上述才是未來投資界主流(近年投資理論係過去五十年前芝加哥大學及麻省理工研究出來嘅成果,例如bell曲線,即兩頭尖中間巨大,指產品發展初期獲利極少,然後到獲巨利,最後又變成無利可圖。投資者宜利用bell曲線去分析產品周期)。經過金融海嘯後,市場行為學大為流行,並發現股價充滿突變,主要受投資者心理及群眾非理性行為主導。

另一理論叫混沌理論,即經濟發展由冇秩序可言到井井有條,然後又變回沒有秩序。情況有如颱風在一定客觀條件下可能形成(亦有可能唔形成)風眼,然後愈吹愈烈帶來極大破壞,颱風過後又一切恢復正常。例如2007年10月到2009年3月及2009年3月到10月。風暴中有人損失慘重,亦有人從中獲利。金融海嘯後,新理論取代舊理論,如追唔上時代仍採用有效市場論或價值投資法,恐怕會漸被市場淘汰。

2009年10月13日 星期二

2009-10-12

世界經濟「陽盛陰衰」

10月11日,周日。瑞信資產管理Robert Parker接受CNBC訪問時認為,全球股市升幅已有D過分,估計後市有10-20%跌幅。前克林頓白宮經濟顧問魯賓尼則認為,聯儲局今年3月至今又製造咗另一個泡沫,擔心泡沫好快爆破。

否定美股牛市重臨論

今年5月美國住宅樓價較2006年下跌30%,令全美四分一家庭變成負資產。2007年美國負債為GDP 360%(只有60%係聯邦政府),令美國2007年GDP中有15%收入其實係用作支付利息,情況較1990年日本更惡劣。魯賓尼認為,IMF估計美國明年GDP可上升3.1%係天方夜譚,雖然魯賓尼有「末日博士」稱號,但佢嘅警告不能掉以輕心。記得日經平均指數由1992年11月17日15941點反彈到93年9月3日21281點,唔少人認為日股牛市已開始,但我老曹當年擔心類似1966年至1982年嘅美股熊市在日本重演,而認為日本應有長達十六年熊市。當年唔少所謂「日股專家」公開挑戰我老曹。當年我老曹仍年輕,自信心不足,唔敢回應,但今天回望,已知誰對誰錯。今天的我,對趨勢投資法掌握較1993年多得多。2009年3月道指出現一浪低於一浪後才上升,相信係超級大熊市嘅反彈多於牛市已開始。趨勢投資法係結合基礎分析與走勢理論而成,如大家對兩者認識唔深,係好難了解趨勢投資法嘅,正如只有日本人及香港人才了解負資產嘅威力。

今年3月至今美股上升係建基於美元弱勢,而非經濟步入另一繁榮期,此客觀環境可否定美股牛市重臨論。

2008/09年度美國政府支出升18%,收入減17%,財赤估計達16000億美元,較2007/08年度嘅4550億美元上升三倍。展望2010年到2019年情況亦無多大改善!日經平均指數自1989年12月29日見38957點到2008年10月見6994點。2004年日本大城市住宅樓價只及1990年時十分一;商業樓價跌幅更大……。自2007年第四季開始美國新增失業人口多達720萬人,大大影響美國人嘅消費能力。2009年3月起嘅量化寬鬆政策係犧牲美元滙價去刺激美股上升,但可支持幾耐(美股已踏入第八個月上升,而靠財金政策支持上升嘅股市很少能超過九個月)?呢次美國經濟衰退唔係戰後任何一次衰退可比,而係美國經濟已見頂,並從高峰開始下滑,情況有如1990年日本。未來美國人唔再需要蓋新房子,而係開始減債,情況與1990年代日本人一樣;泡沫時代結束矣!

從華爾街轉向陸家嘴

1932年到2007年美股超級大牛市中,亦有唔少小熊市;由2007年10月開始嘅超級大熊市中,同樣亦有唔少小牛市,我地可利用這些短暫反彈賺錢,不過大趨勢係向下,情況有如1900年後嘅英國。反之,中國經濟正在冒起,2008年中國GDP已超過德國,相信2010年超過日本,最後挑戰美國,當然前路唔會係平坦的,但上述大趨勢改不了。2009年起投資大方向係從華爾街轉向陸家嘴,或由倫敦來到上海。

一天二十四小時可分為白天與黑夜,經濟同樣有陰陽。以美國經濟為例,1933年由已故總統羅斯福提倡「新經濟政策」開始,透過政府去製造新需求刺激經濟增長,1936年凱恩斯學派更將上述做法推廣到全世界,帶動全球經濟繁榮……。但到1966年,無論美國政府點樣刺激經濟,結果亦只帶來通脹而非GDP增長,道指則自1966年起不前,進入長達十六年熊市(到1982年8月才見底)。由政府創造新需求去推動經濟向上嘅做法失效,要到1980年列根總統採用供應學派理論,即政府透過減稅去減少政府在GDP所佔比重,把有限資源讓畀私人企業,讓私人企業增加服務及產品供應,做法同凱恩斯學說剛相反……。1982年隨着服務及產品供應增加,美國CPI升幅受控,利率開始向下,帶來資產價格上升,市民消費增加,一個長達二十五年嘅經濟繁榮期出現。任何事物過猶不及,到2007年因政府對金融業缺乏監管引發次按危機,去年更演變成金融海嘯席捲全球,期間無論貝南奇如何大幅減息,股市及樓價仍然下跌……因為2007年起美國已進入資產負債表衰退。

如果話由政府製造新需求去刺激經濟增長係「陽」,到1966年「陽」進入盛極而衰期,漸漸由小政府、大市場主義取代,即「陰」開始盛,到1982年更成為主導,取代由創造需求去推動經濟地位。到2007年10月「陰」亦盛極而衰……2009年3月的美國量化寬鬆政策及2008年11月中國政府4萬億元人民幣刺激經濟方案,代表政府製造新需求時代又重新來臨,世界經濟再次進入「陽盛陰衰」期。日本戰後經濟一直採用大政府主義,在「陽盛陰衰」期,日本經濟表現成為全球最出色國家。到八十年代當全球經濟進入「陰盛陽衰」期日本仍採用大政府主義。

反之,中國自1978年起實施改革開放政策,即中國經濟由政府創造新需求帶動經濟增長轉為尊重市場。呢次中國經濟由「陽轉陰」日子較英、美兩國仲早三年,令過去三十年中國經濟成就非凡。到2008年11月,中國政府推出4萬億元人民幣刺激經濟方案,可以話同全球經濟大氣候改變完全脗合。點解咁巧合?皆因中國國運進入昌盛期,一切決策皆配合大趨勢。

從大趨勢睇,西方經濟由十六世紀開始進入上升周期,到2000年盛極而衰;反之,中國經濟由元朝大盛時期到明朝、清朝一直走下坡,直到孫中山先生革命成功,中國國運才開始扭轉;至於經濟更要到1978年才進入上升周期。明白大趨勢,再睇各地股市表現,便明白滬深A股由去年11月到今年8月升幅點解咁大;反之,道指要到今年3月才上升。炒股票的人皆知道最優質股往往最先見頂,然後才輪到二線股。A股由於前景無限,反而最先見頂(8月4日);美股已進入夕陽無限好,因此亦最遲見頂。A股中嘅調整浪C可能因美股日後大幅回落而被進一步拖低,呢點要小心。至於係哪一天或哪一點?我老曹只係分析員唔係先知。五百年西方、五百年東方;五百年大趨勢由九個大運組成。美國到2007年已完成西方向上大趨勢中嘅第九個大運;反之,中國2007年才完成向上大趨勢中第一個大運,第二個大運則由2009年開始。香港呢塊福地在過去既受惠於西方,自1982年起又受惠於東方,可以講左右逢源,得天獨厚。

美股反彈正在尋頂

美元弱勢將進一步減弱美國入口能力,對一直依靠產品出口到美國嘅企業而言係不利,更何況美國人均財富已由2007年9月的212599美元下降到2009年8月172749美元(政府數字)。聯合國今年10月5日公布美國人生活水平由2000年全球排名第五降至2007年第十三,估計到2010年將為二十名之外。

今年8月美國CPI較一年前下跌1.5%,點解美元滙價下跌、CPI亦跌?答案係需求不足。食有時,睡有時。我老曹相信呢次恒生指數由去年10月27日10676點起步,到今年9月17日21929點反彈市已大致上完成,進入上落市。反之,滬深指數超級大牛市,則由去年11月4日1606點起步,到今年8月4日3804點剛完成另一個牛市中的第一期上升周期,進入A、B、C下跌浪,至今調整浪C仍未完成。至於道指呢個超級大熊市由2007年10月開始,並在今年3月6日6469點完成超級大熊市中的第一個下跌浪,進入反彈浪(A、B、C),理論上可維持到今年10月才完成。

美國升降指數(A/D線)在9月22日出現二十三個月內新高後回落,代表美股自9月22日起開始尋頂,事前冇人能知道美股呢次反彈的頂在哪裏(因A/D線可先道指一個月到六個月見頂,上一次A/D線見頂日係2007年6月4日,美股大跌開始係2007年10月6日,兩者相差四個月)。去年11月我老曹曾估計港股可反彈前跌幅50%(即由32000點回落到11000點後,可反彈到21000多點),亦在今年3月估計美股可出現相若反彈幅度。唔少人將任何升市皆說成「牛市」,而忘記牛市中指數必須創新高。我老曹唔將2009年3月美股上升界定為牛市,理由係相信美股在可見未來(十年或以上)指數無法再創新高,情況有如1966年到1982年美股。內地A股未來卻是有能力再創新高的!嚴格D講,美股熊市早在2000年開始,估計要到2017年才結束(共十七年)。美國房地產熊市由2006年開始,結束日子更為遙遠。美股最近一個牛市由2002年10月開始(透過減息推動),並在2007年10月結束。2007年10月後無論聯儲局減息速度或幅度幾大,甚至較2001年嗰次更狠,亦發揮唔到作用,上述情況同1990年6月到1994年日本相似。理由係美國同日本一樣進入資產負債表衰退期(因資產價格下跌,令企業開始減少負債)!上述行為令減息對經濟發生唔到刺激作用。到1994年年中日本政府透過大購日圓,將日圓滙價大幅壓低,經濟才回升。2009年3月美國政府透過量化寬鬆政策推跌美元後亦生效,一旦美滙止跌回升,就係美股完成反彈嘅日子!最近金價創新高,令美國政府嘅弱美元政策又再受壓。1994年日本政府成功控制日圓滙價後、日本人開始利差交易,令日本資金向全球流竄,結果炒貴晒東南亞資產,最終引發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2009年3月美國政府壓低美元滙價後亦出現相同情況,美國資金向全球流竄,最後會否引發另一場風暴?此乃後話,請留意未來Fund Flows!

可燃冰將取代石油地位

A股由去年11月4日起步,道指今年3月7日才起步上升,改變過去由美股先行嘅習慣,反映未來誰才真正主導世界經濟(G20正取代G7,中國、印度話事權增加,反之西方國家話事權在減少)。另一陰陽對易已開始。

從歷史睇,政府開支中如超過40%來自財赤,便可引發惡性通脹。2009年美國政府開支估計超過43.3%來自財赤,因此有人擔心會引發惡性通脹,我老曹則認為唔會,因美國由2008年起進入資產負債表衰退期,企業正忙於減債,情況同九十年代日本近似。此乃我老曹強調呢次金價升幅有限嘅理由。油價又如何?我老曹認為油價高峰在2008年8月147美元一桶,未來石油地位將漸被methane clathrate(或稱可燃冰)取代,上述燃料足夠人類未來五百年使用,可燃冰係在高壓及零下溫度時凝固似黏黏的冰,一旦處於正常大氣壓力及室溫下,便變成可燃燒氣體。目前所需技術係令上述的「冰」在離開海底後仍保持固體狀態,到需用時才變成氣體。一百年前標準石油公司發明令汽油在正常氣溫下唔易爆炸嘅方法後,石油便成為全球最重要燃料。呢種可燃冰如出現技術突破,將成為未來人類最清潔嘅燃料。我老曹認為,石油股宜利用每次上升機會減持。

2009年10月6日 星期二

2009-10-05

A股呈C浪下跌

10月4日,周日。金融海嘯後一年,除了中國GDP仍能保八(主要透過政府4萬億元人民幣刺激經濟方案),令今年第二季開始GDP增長率止跌回升,其他國家無一幸免。

亞太區股市經過今年首三季上升,P/B(市價/賬面值)已達二點一倍,再唔見得吸引矣。依家係買入太遲、等候賣出嘅時段,投資者對股票嘅投資興趣迅速下降,擔心未來股價將向下。

停一停 抖一抖

如你嘅祖宗係醒目人,便應該在1800年去倫敦、1900年去紐約,到2003年便應回上海。2009年8月連上海亦唔見得特別吸引,因為滬深A股在過去九個月升幅達100%,短期進入調整期,即A、B、C下跌浪。中國GDP在今年第二季能夠在出口增長率下降嘅環境下仍保持增長,理由係內地銀行今年上半年貸款共增加8萬億元人民幣,吸引全球資金流向中國。上述情況在今年下半年及明年皆唔可能再出現,A股牛市經過九個多月衝刺後,短期已有D疲倦,需要停一停、抖一抖,只有曉得精挑細選的投資者,才能繼續在股市賺錢。

各位請唔好將A股短期走勢同長期大趨勢混淆。短期A股走勢進入浪C,長期大趨勢則係自2000年起美國經濟進入回落期,而中國A股則自2003年起跑贏標普五百指數【圖】;情況同1966年至1982年日本相似,呢十六年內美股為大熊市,日經平均指數則係大牛市。相信自2000年到2016年,美股將為綿綿不斷的熊市,上證指數卻係大牛市。換言之,A股浪C完成後,又係另一次投資A股(或H股)嘅機會,時間係今年10月至明年第一季任何一天開始。

美國商業樓價自2007年高峰回落36%,估計2012年前仍無法復蘇。紐約及三藩市寫字樓租金估計可再跌20%。2010年及2011年約有5300億美元嘅商業樓按到期,可能為銀行帶來2500億美元虧損,以及令七百多間銀行倒閉。依家最多商業樓按嘅係富國銀行,在總值31000億美元商業樓按市場上佔16.5%或8200億美元。第二係摩根大通佔5.4%,第三花旗佔3.4%。如商業樓價續跌,美資銀行將面對另一次壓力。地產泡沫一旦爆破,修復單位將以年計。

天然氣價格由去年7月12.37美元一百萬熱量單位(bTU),回落到今年9月3.66美元,9月份後略為反彈,至今跌幅共70%。全球天然氣存量足夠未來五百年之用,點解政府唔鼓勵市民用天然氣?理由除咗運送困難外,另一理由係冇任何大企業可以從中賺取暴利,形成今天我們的汽車仍由汽油推動而非天然氣。以天然氣bTU計算油價,每桶石油只值10美元,即使把石油在運送方面較天然氣方便計算在內,每桶油價亦只應值30美元。點解今天油價仍企在60美元以上?因為過去各國政府大力推動另類能源發展,如油價跌至30美元,過去所有投資另類能源的公司都可能破產,此所以全球政府聯手阻止油價下跌。




缺乏能源論只屬炒作藉口


不過,中國政府與古巴政府合作開始在邁阿密海灣採油;呢一帶石油蘊藏量估計超過五千億桶。過去基於政治理由,美國政府一直阻止勘探及開採,古巴政府本身又冇能力自行勘探及開採,所以一直冇人願意動其腦筋;依家中國政府涉足該地區,會否迫使美國政府亦宣布開放佛羅里達州離岸石油開採權?如美國政府取消禁令,恐怕油價將很快插到30美元一桶,因為估計該區石油蘊藏量為目前沙地阿拉伯八倍。所謂「缺乏能源論」,只係過去炒家製造出來嘅藉口,其實全球並唔缺乏能源,只係政治因素令油價一度見140美元而已。

過去香港經濟發展大概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係戰後香港因國共內戰造成大量中國難民來港,為香港製造業發展提供大量廉價勞工。1950到80年係香港工業發展期,亦係本港GDP高增長期,經濟成果人人共享,人人生活條件皆獲得改善(無論草根、中產階級或上層社會)。隨着深圳特區開發,1981年起本港製造業內移,香港一百多萬製造業工人成為受害者,佢地必須在其他低收入行業搵出路,令本港下層社會人士收入自1981年起扣除通脹率後再冇上升。香港製造業內移,帶動咗香港金融、房地產、批發、運輸、保險等行業需求上升,令中產階級迅速冒起。即係話,1981年起本港中產階級同上層社會人士繼續享受本港經濟增長嘅成果,但下層社會卻未能分享(即中產階級家庭收入同下層社會家庭收入差距漸拉闊)。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加上電腦普及且功能大幅提升,企業為咗精簡人手,紛紛向中層開刀,中產人士薪金唔係下調就係停滯不前,只有高收入階層(例如管理層或擁有特殊技能專業人士)嘅收入才可繼續按年上升,其中升幅最大是金融業。到2007年10月CDO危機出現後,高收入人士亦面對裁員兼減薪局面。自2008年開始,香港經濟結構重返金字塔形,即社會上4%人口擁有全港全部財富嘅50%,其餘96%人口分享餘下50%財富。

過去三十年,香港與內地經濟關係係前舖後廠,即香港從事貿易,內地負責生產(最先係深圳,其後擴大到珠三角)。去年深圳人均收入已超過每年1萬美元,加上過去佔香港GDP總值20%嘅金融業自去年起大幅下滑,香港不但喺服務業層面上面對深圳競爭,連最賺錢嘅金融業亦面對上海和深圳冒起嘅問題。未來點樣振興香港經濟?費煞思量。香港一如其他OECD地區,已連續出現三頂(第一個頂係1981年製造業,第二個頂係1997年第三季嘅房地產,第三個頂係2007年10月嘅金融業)。香港光輝日子恐怕已成為過去。

東莞係珠三角經濟寫照


中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後,製造業帶來嘅成果令經濟開始起飛。到去年,勞動力成本嘅優勢因工資上升、人民幣升值及國家減少出口退稅、加強環保法例等影響而漸降,2007年10月中國出現第一個頂。去年11月中央政府推出4萬億元人民幣刺激經濟方案,令股市及房地產價大幅上升,即內地經濟進入第二波。

今年起中國雖然逐步恢復出口退稅,但以東莞為例,2007年東莞GDP總值突破3000億元人民幣,按年上升18.1%。自九十年代開始大量加工貿易型企業落戶東莞,令東莞GDP一路狂飆。到咗去年東莞GDP增速下降約4個百分點,至14%,問題仍唔大。到咗今年第一季,東莞GDP增長率係負2.3%!全球金融海嘯令東莞一個外向型經濟體喺面對外需冷卻之時顯得如此脆弱。上述證明中國經濟由出口帶動轉為內銷帶動,講就容易,做就困難。首先係內地稅收比較繁瑣,可以話中國政府至今仍未為內銷經濟提供良好發展環境;其次係中國並冇類似美國嘅大型連鎖店,如透過自行開設專賣店形式去拓展市場,係不切實際。

以內地最大的女鞋出口製造企業華堅集團為例,過去一年銷售額30億元人民幣。2007年開始拓展內地市場,去年內銷銷售額仲唔到1000萬元人民幣,但效益遠低於投入成本,因開店涉及嘅人力資源用咗太多資金;加上內地產品嘅信用度唔係一時三刻可建立起來,對一直做出口嘅企業嚟講,想馬上轉身為內銷企業唔係想像中咁易。何況政府喺出口轉內銷方面未有良好政策配合,例如做外銷在進口原材料時係免稅,製成品出口亦可退稅;如做內銷,不但原材料進口和製成品內銷要徵稅,令成本大幅上升;加上冇內銷免稅倉,令企業喺資金上嘅積壓好大。2007年東莞經濟對外貿依存度超過200%,今年首五個月出口總額193.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降24.9%;今年首五個月東莞GDP 1382.19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升0.1%。其中第三產業佔752.52億元人民幣,升14%;第二產業佔622.84億元人民幣,降12.7%。東莞經濟雖然開始由出口拉動轉為內需推動,但過程卻好痛苦。東莞可以話係整個珠三角經濟嘅寫照。

中國社科院早前發布《中國經濟轉型三十年》報告認為,2005年起中國已進入工業化中期後半段;中國企業開始喺國外設立投資項目,加入國際分工行列,未來改革對象係家吓嘅壟斷行業、農村生產方式及政府職能。2009年起中國經濟正進入工業化後期,未來將以技術創新、提升管理及投資水平為主,唔再係提供廉價勞動力嘅地方。未來幾年中國欲擴大內需去促進經濟增長嘅壓力好大,任務十分艱巨。因為中國出口仍將持續受制於外圍環境,未來三年甚至更長時間,中國再難以依賴擴大出口去拉動經濟增長。即使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逐步減弱,外國未來經濟復蘇步伐仍相當緩慢,因為發達經濟體系國家已陷入一段較長嘅經濟低迷期,再難帶動新興工業國出口產業。例如美國房地產業已成為金融危機爆發根源及經濟下滑嘅主要拖累者;美國本土汽車工業則出現全面衰退。日本經濟亦因個人消費不足,難以成為新增長趨勢。新興國家雖受國際金融危機直接衝擊較小,但面對發達國家經濟衰退帶來嘅連鎖反應,未來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將難以避免。即未來三十年中國經濟唔似1980年代到2007年香港咁樣。香港後工業時代可以講係天時、地利、人和。因外國剛進入長期利率回落期,在內地巧遇改革開放政策,令本港製造業內移而出現第二春,本港則專心發展服務業。到2008年香港GDP中91.7%來自服務業,製造業只佔3.2%,可以話可有可無。至於中國未來在經濟轉型方面遭遇如何?肯定冇香港過去咁好彩。

東方開始五百年大循環


我老曹在內地出版《論勢》一書,曾引用「五百年大循環」大趨勢去解釋東、西方經濟的盛衰周期。即從公元前50年到公元450年羅馬帝國從興起到崩潰後,西方經濟進入長達一千年嘅黑暗時代。到十五世紀歐洲出現文藝復興,經濟才開始向上爬,然後出現英國工業革命,到二十世紀是美國經濟雄霸天下。2000年科網股泡沫爆破,由十五世紀開始計算,共五百年左右嘅經濟繁榮期結束。2007年10月出現金嘯海嘯後,東西方經濟形勢逆轉,未來雄霸全球經濟的力量應來自東方,再非西方矣。五百一十年的經濟大循環周期,又可分為三個一百八十年左右嘅中循環及九個六十年左右嘅小循環周期。例如香港由1946年起步到2007年完成其中一個六十年嘅小循環周期;中國則由1978年(或1976年)開始到2035年左右,才完成一個六十年的小循環周期。1978年中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成為中國經濟增長嘅三大力量來源:一、工業化(中國由小農經濟走向工業化);二、城市化(農村人口向城市移動);三、環球化(中國經濟同全球經濟逐漸接軌)。2009年起中國經濟面對問題有:A.廉價勞工、廉價土地、廉價資源時代結束。中國產品必須走高科技及優質化,才能生存下去,工廠進入汰弱留強期。B.樓價大升後,市民收入追唔上樓價升幅,令社會走向兩極化。C.金融海嘯後全球貿易量自2009年第一季起走下坡,跌幅約20%。為對付金融海嘯,各國政府推出刺激經濟方案,令各國股市及樓價止跌回升。透過財政赤字只能帶來短暫刺激,卻不能帶來長期經濟繁榮(1990年至今日本就係最佳例子)。

香港社會自1997年起才逐步走向財富兩極化,但中國社會由於法制唔健全,一開始便出現兩極化。2009年中國境內50%財富由1%人口控制,加上國富民窮政策,中產階級未能迅速形成,造成內需增長率十分慢。換言之,2009年到2035年未來二十六年嘅內需帶動型經濟增長,應唔及1984年到2007年香港(呢段日子香港樓價上升二十倍,恒生指數上升四十倍)。

今年開始中國經濟進入轉型期,面對嘅困難有:

(1)未來外貿冇增長或低增長。

(2)今年1月到7月人民幣貸款升77300億元(去年同期只升48900億元),咁寬鬆嘅放貸未來唔可能繼續,如今年新增貸款共10萬億元人民幣,即下半年新增貸款將大減,明年亦唔可能再出現咁巨額貸款升幅。

(3)中國目前問題係產能過剩,包括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矽及風電。但今年刺激經濟方案只係增加投資而非刺激消費,令產能過剩愈演愈烈。

(4)今年上海樓價累升50%,內地學者計算,目前全國樓價總市值超過90萬元億人民幣,係去年GDP嘅兩倍!中國房價已進入泡沫狀態,類似美國房貸危機有機會在中國出現。

換言之,A股經過去年11月至今年8月大升後,未來調整市日子應十分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