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7日 星期五

2008-11-07

Bailout與否俱有後遺症

11月6日,周四。恒生指數跌1050.12,收13790.04;成交482.5億元。11月期指跌1043點,收13730點,期指仍然倒掛。滬深三百指數跌2.46%,收1649.78。

英倫銀行大手減息1.5厘,歐洲央行則減半厘,睇嚟英國同歐洲經濟俱杰過鑊粥也。

Denmark Lowers Benchmark Rate to 5%, Tracking ECB Cut (Update1)

今天國泰航空(293)跌14%,見8.08元;碧桂園(2007)跌16%,見1.22元;大新金融(440)跌19%,見17.88元;中遠太平洋(1199)跌16%,見5.9元;洛陽鉬業(3993)跌9.8%,見2.66元。中芯國際(981)中途停牌,公布發行新股,停牌前報0.155元。

窮則變未必變則通

香港消費者信心跌至四年內最低,只有88點(上半年109點),因今年恒指下跌逾半,加上10月份住宅銷售減少58.1%,創九年來最大跌幅。

瑞信董事總經理陶冬話,中國政府最好嘅救市方法就係讓全國房價下跌30%,成交量才會明顯上升。家吓成交量平均按年下跌40%至50%,國內大多數城市房屋庫存達十四個月,响咁嘅情況下,內地樓市又點樣好起來?

國都證券房地產行業研究員鄒文軍表示,明年房價再下跌10%至15%係有可能嘅,即使政府再減息,都係改變唔到房產下行嘅趨勢。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員易憲容認為,房地產市場調整只係開始,响房價回歸理性前,調整之路仍十分漫長;房價跌得愈快,調整日子愈短。

紐約Depository Trust and Clearing Corp研究顯示,AIG、MBIA、Ambac Financial等出事嘅理由係因為唔公布唔受監管嘅CDS業務(例如AIG去年8月才宣布持有4400億美元CDS,9月份已進入破產邊緣)。依家市值已降至47萬億美元嘅CDS市場,到底仲會產生幾多虧損?木宰羊。雷曼、華盛頓互惠、冰島銀行嘅虧損,有90%同CDS有關。

花旗推介合生創展(754),估計今年每股獲利1.15元,減少18.8%,P/E三倍,目標價9.87元。希慎興業(014)估計今年每股獲利93仙,升9.7%,P/E十三點五倍,目標價17.42元。

美國大選結束,情況一如1932年11月羅斯福總統(當選第一天股市便下跌),並冇蜜月期;但會否一如羅斯福當選時嘅情況,股市跌至佢上任時嘅2月才見底?當年道指由68點跌到50點,跌幅26.4%。如歷史重演,道指將由周三9654點下跌2546點,喺7100點才企穩?上述純屬我老曹猜測,毫無數據支持。「Change」係奧巴馬嘅口號;所謂窮則變,係咪變則通又係另一回事。

呢次出現blood in the street, but trouble in the market. 今天美國嘅情況有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嘅英國,過去支配世界經濟、政治及軍事力量嘅地位隨住1946年來臨而漸走下坡。所有帝國响盛極之後都因軍費負擔日重而令經濟上無法負擔,最後債台高築。1946年美國取代英國,2008年相信世界走向三分天下──即美國、歐盟同中國。美國依家嘅最佳學習對象可能係1990年至今嘅日本(點樣盛極而衰)!

去年10月起美股喺可見將來都係有反彈冇牛市。十八年後今天,日經平均指數失去72%市值、土地失去81%價值,呢D種叫做「資產負債表衰退」而非「商業周期」。銀行因股東資金減少(虧損)而被迫收緊信貸,企業借唔到錢,又點樣擴充?即使1998至2005年零利率時期,企業面對低利率、緊信貸,一樣死火。政府為bailout各大銀行而令流動性崩潰,投資者只有拋售股票及物業套現去減債,以逃避破產命運。日本由1990至2002年十二年內失去15萬億美元資本(或等於日本三年GDP);2007年美國GDP 14萬億美元,未來失去嘅資本會否高達42萬億美元?上述情況「無法改變」!

五年揮霍十年清還

2003年起美國人進入冇明天式消費,五年揮霍必須十年時間才能清還。美國2008年才開始「窮則變」,同「變則通」距離仍很遠。香港人1995至97年三年揮霍,亦付出六年衰退去支付。

美國70%選民投奧巴馬一票,目的只係顯示對布殊嘅不滿,次按危機浮現、信貸壓碎、樓價下跌、股市出現熊市等等都係理由,而非因為奧巴馬係黑人。如奧巴馬任內搞唔好經濟,休想連任。美國人祈求經濟救世主降臨,由五年股市低點拯救美國股民,不成功便成仁,奧巴馬將成為美國人口中嘅bastard!

美股去年11月起回落,經濟今年7月起走下坡,估計一直伸延到明年。由於消費佔美國GDP三分二,近期正迅速下滑;製造業方面如通用汽車10月份銷售額下跌45%,9月份失業率達6.1%。奧巴馬接收嘅係一個5000億財赤(估計2008/09年度可達1萬億美元)嘅美國,奧巴馬有冇錢去改善美國醫療、教育、基建及環保?雖然資本增值稅由15%上升到28%,但2008年又有邊個咁威有資本增值?股息稅上升,又將進一步壓抑股價,令美股大跌。美國經濟肯定未到破曉時分。

You can't control the market, please control your portfolio. 如你投資組合內冇茄殊,都幾令人擔心。响2007年10月仍採取buy and hold,有如用穴居人嘅智慧响現代社會生活。

10月份美國ISM製造業指數見38.9(數字一旦低於41,代表進入衰退),係1982年以來最低;10月份Senior Loan Officer Opinion Survey(SLOOS)指出銀行信貸方面極之緊絀,兩者皆反映未來經濟陷入衰退。

銀行股係early cycle stocks(大市未見底,銀行股先見底;例如2002年10月滙豐見底,恒生指數2003年4月才見底)。假設今年10月滙豐75元係底部,恒指亦要到明年第一、二季才見底,急乜嘢?關鍵响銀行信貸,而唔係邊個做總統去決定股市方向。依家倫敦三個月Libor係2.71厘,雖然較10月10日4.8厘回落,但仍較聯邦基金利率嘅1厘高好多,代表銀根仍緊。

日本銀行減息0.2厘,無法阻止日圓利差交易拆倉。今年日圓兌美元上升14%、兌歐羅上升29%,估計未來將由98.02升上90日圓兌1美元,甚至80日圓兌1美元(1995年4月19日曾見79.75日圓兌1美元。當年我老曹去東京,發現成間酒店得二十二個客,我老曹與家人、外母已佔六個,通街空的士冇人搭,因此回港後決定沽售香港嘅物業,轉為投資倫敦)。如日圓重見80兌1美元,對日本經濟而言將係另一場災難。

政府多數低估bailout代價

自從英國政府推出bailout方案,令倫敦股市一度上升後,bailout已成為大部分投資者最歡迎嘅方案。翻查歷史,bailout並非乜嘢新方案,早喺美國政府成立初期,首任財長Alexander Hamilton曾經向一間銀行提出發債畀政府作為抵押品,吸收資金去增加貸款。當年該銀行負責人William Duer接受上述條件,但美國立國後首次金融危機無法停止──此乃著名嘅「Panic of 1792」,美國政府債券價格大跌,政府又向銀行借錢去支持政府債券價格,結果引發銀行出現倒閉潮,最後William Duer(當年國會議員)宣布破產及被關入獄(被債權人控告)。四十五年後嘅1837年,美國總統Martin Van Buren面對Second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出現財政危機,總統拒絕bailout,銀行破產,存款人只能收回部分款項,銀行股東一無所有;銀行破產後亦引發美國經濟衰退,以當年規模媲美大蕭條。1897年美國財政部面臨破產(無法應付別人用美鈔換黃金),由JP摩根個人聯同其他銀行成立私人syndicate,借出6500萬美元價值嘅黃金畀美國財政部贖回美鈔,令美國政府逃過破產命運,但唔少參加該計劃嘅銀行因自己手上嘅黃金唔足夠而破產。1907年,同樣危機出現,唔少銀行已唔願意參加,JP摩根把邀請番嚟嘅銀行家關响自己嘅私人圖書館裏(East 36th街),直到凌晨五點各銀行家同意簽名為止,JP摩根才放佢地返屋企。到1914年,聯儲局成立,調控金融嘅責任由聯儲局負責。上述例子證明,無論bailout或唔bailout,其實都有後遺症。

最近由Luc Laven及Fabian Valencia共同研究,1971年美元浮動滙率制度下响三十七個國家共四十二宗bailout事件,發現事發前政府皆低估為bailout所付出嘅數目(睇嚟呢次財長保爾森亦犯咗同樣錯誤,例如AIG已一再要求增加撥款)。據兩位學者研究所得,平均bailout代價係該國GDP 13%。如上述結果有參考價值,美國政府呢次bailout代價應係2萬億美元,而非7000億美元。由於三十七個國家中發展中國家佔大多數,如只參考日本呢類已發展國家,bailout代價係GDP 24%,令日本經濟進入十年失落期。

Dunne及Henwood研究日本、南韓、挪威、瑞士已發達國家嘅bailout,發現呢D國家皆出現低通脹率、低債券息率、失業率較穩定,而危機後第三年股價才上升(日本更陷入通縮)。如參考前科,未來美國通脹率將回落,利率維持低水平,失業率唔會急升,而美股到2010年先至會回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