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7日 星期三

2010-01-18

「高鐵」減速避免出軌

1月17日,周日。2009年是政府入市干預市場、利用公眾財取代私人財,以令經濟保持增長的一年。最失敗是美國政府動用7870億美元去刺激經濟,但失業率仍企在10%之上。2010年是政府開始退市的一年,中國在這方面先行一步(因中國經濟特佳),以免財赤擴大,並讓私人資產接力……。過去二十年,日股每逢政府退市便回落,不知各國股市這次又如何?

不冷卻才令人憂心

1990年投資日本同投資香港,到今天已證明是兩個唔同世界。2000年投資美國科網股同投資內地企業(在港上市),十年後今天亦是兩個唔同世界。找出正確方向是成功的一半,美滙指數在2009年11月26日見74.17後改變方向,此訊息目前未清晰,因上升軌尚未形成,但這是否2010年大方向?

人行宣布提升銀行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相當於3000億人民幣資金被凍結。內地銀行貸出款項超過42萬億人民幣,上述數字只是杯水車薪。2009年內地貸款增加30%,今年再增18%(2009年增加貸款9萬億人民幣,今年7.5萬億人民幣),所以上述消息,心理影響大於實質。不過,2009年A股的升幅應不會在2010年重演。中國的問題是2010年GDP增長太快(而非不足),政府正努力減速,以免中國經濟這輛「高鐵」出軌。2009年上海、北京及深圳樓價分別升68%、66%及90%,冷卻一下是好事。估計2010年中國GDP增長率重返10%以上,如沒有冷卻措施,才真正令人擔心。

1月1日生效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十個東盟國中,六個(馬來西亞、汶萊、印尼、菲律賓、新加坡及泰國)產品出口到中國稅率由12.8%降至0.6%,另四個(柬埔寨、老撾、寮國及越南)90%產品獲零關稅,估計可帶動這個六億人口地區的GDP增長率進一步上升。過去六年這十個東盟國與中國雙邊貿易額由590億美元升到2008年1120億美元,未來雙邊貿易進一步頻繁,可大大提升中國在東盟國的地位。

自1971年美元同黃金脫鈎後,過去四十年我們生活在泡沫世界,由形成到爆破,然後再進入另一個泡沬。如果恐懼泡沫的話,過去四十年如何投資?投資者心態應是在泡沫形成過程中加入,在泡沫爆破前離開。未來投資策略是如何在歐羅、日圓回落中獲利。

道指至今仍較2007年10月高峰差25%,但《經濟學人》認為,美股現水平已偏高50%。例如英特爾P/E五十一倍、杜邦化工四十五點九倍、Google三十九倍……。自從1971年美元同黃金脫鈎後,美國政府一旦製造泡沫爆破後,又會再製造另一個泡沫,漸漸習以為常。

美股熊市只完成一半

2009年無論英、美財赤俱達GDP 10%,陷入日式衰退。日經平均指數過去二十年共失去四分三市值,至今仍未清楚熊市是否結束。美股熊市自2000年1月開始,第一個小熊市在2002年10月結束,然後反彈至2007年10月(以P/E計,2007年美股P/E已不及2000年1月);第二個短期熊市在2009年3月結束,又進入反彈期【圖】。美國中產階級過去十年先後受科網股泡沫爆破影響,然後是地產泡沫爆破;再加上美元滙價回落,過去十年油價大升,已令市民苦不堪言。但以日本經驗看,美股到目前為止熊市只完成一半,仍有十年左右苦難期。貪念與恐懼、繁榮與衰退、擴張與收縮,仍然不斷支配着每一個社會與每一個人。



如以美股Wilshire 5000指數計,P/E三十二點五倍、息率1.8厘,平均P/E三十倍以上;如要重返歷史性平均P/E十六倍,企業純利必須上升一倍,上述是十分難做到的要求。1982年大部分人買入股票平均持有五年,今天一般人買入股票後平均只持有六個月,反映炒家已取代投資者,而且現今投資者愈來愈缺乏耐性。

2009年第四季港股開始進入炒細價股時段,質素較差的股份不但在大跌市跌得多,同時在升市初段升得少,但2009年第四季開始玩追落後,表現遠勝大價股。有人擔心下半年加息令股市大跌,但2004年6月至07年初利率便不斷上升,股市卻不跌反升。

一年之始是清洗去年殘餘下來的錯誤思想,重新計劃如何去爭取投資成功的日子。2009年最多人犯的錯誤是預測未來而非追隨趨勢,卻不相信沒有一個專家能預知未來,投資只可追隨趨勢,直至它改變為止。2009年首三季是上升市,第四季起是上落市,相信2010年初段仍是上落市,直至這個趨勢改變為止。不摸頂、不估底、不扮專家,只做一個老實的投資者。

2009年8月起,A股市場已成為Stock Picker's Market,到2009年9月香港股市亦一樣,不同股份出現極之不同的走勢。有些自9月至今回落,有些9月至今不斷上升。2010年1月不但是新一年開始,亦是另一個年代的開始。2009年全球經濟復蘇速度以中國、印度、印尼、非洲及巴西最快。根據IMF數字,2009年全球GDP仍降1.1%(其中OECD國家跌3.4%),估計2010年全球GDP升3.1%(OECD國家升1.3%、新興國家升5.1%)。今日世界已分為E7(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墨西哥、印尼及土耳其)及G7(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及加拿大),未來十年E7繼續高速增長,但G7只有低增長。

當跑馬拉松初段加速……

2010年股市充滿大量不穩定因素,加上我老曹年紀漸大,腦海內愈來愈多先入為主的偏見。大家皆知道我老曹每天閱讀數十篇外國文章,然後加以思考,希望從中找到未來投資大方向。互聯網普及後,我老曹每天閱讀文章的數量大增,反而令思想不太清晰。2009年第三季美國GDP升2.2%,90%來自政府刺激政策,估計第四季GDP升4.5%,即連續兩季GDP正增長,是否代表美國經濟繁榮期又開始?以日本經驗︰政府重複使用刺激經濟方案,代價反令長期GDP出現低增長,情況有如跑馬拉松,如在起步初段跑得快,反而會令這位長跑者後勁不繼。

根據美國The Conference Board向二千間機構的問卷調查,只有45%在職員工對目前工作示滿意(上述調查1987年開始,當年有61%在職員工滿意自己的工作)。2009年美國不但失業率高,不滿自己工作的人亦達二十年新高。五十多歲員工滿意度最高,二十五歲或以下滿意度最低(可能只是他們首份工作,同時薪金亦低)。最滿意自己份工的在職人員是消防員,其次是工作有挑戰性的行業,然後是教書或照顧其他人的行業;最不滿意自己份工是食物服務業、傢俬零售業及顧客服務部,只有25%員工滿意自己份工。

2009年對美國汽車工業而言是災難年,車輛數目出現戰後首次回落,由2008年二億五千萬架降至二億四千六百萬架,估計趨勢持續,因為年青一代多用互聯網而少用車(1978年二十歲以下有車牌共一千二百萬人,2009年已少於一千萬人)。同1990年日本情況一樣,今天日本車輛數字較1990年少21%。對美國人而言,再難見年銷一千七百萬架這數字,估計每年銷售一千萬架到一千四百萬架已經難能可貴。每年報廢汽車較新車多,反映美國汽車人口2009年起進入下降期;反之,中國車輛數字正進入急升期。中國1980年開始一孩政策,新一代人口(即所謂八十後)進入高消費期,既有能力買樓,又有能力買車,形成樓價狂升及汽車銷量急升。Smart money早於去年已賣出美國汽車股並買入中國汽車股矣。

難為了「八十後」

「社會係冷酷嘅,請守吓規矩吧!」我老曹也來談談「八十後」。

1980年金價見850美元一盎斯(4800港元一両),然後插水。1981年7月17日恒生指數見1810點,然後大跌至676點,跌幅62%;太古城住宅樓價由1100元一呎挫至600元,跌45.5%。1982年9月中國政府宣布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主權,引發移民潮。各位八十後,你的父母當年如沒有炒金、炒股、炒樓或移民,亦肯定面對失業威脅。作為小孩子的你,生日那天可能沒有蛋糕。

好不容易進入小學,當年又面對1987年10月股災、1989年六四事件,父母如之前沒有移民的話,當時可能連新加坡亦唔放過(假使去唔成加拿大、澳洲嘅話)。開始進入中學後,1994年又出現墨西哥金融危機,恒指由1994年1月4日12599點急瀉至95年1月23日6890點,跌幅45%,當時你整天見到父母愁眉苦臉,自己不知如何是好。

總算捱到中學畢業,好想出國留學。1997年8月7日恒生指數由16820點大跌至98年8月13日6544點,加上特區政府推出八萬五房屋政策,出國美夢從此成為泡影。

好喇,努力考入本港大學,希望大學畢業後自力更生,不再靠父母。誰知畢業遇上2000年科網股泡沫爆破,加上2001年「九.一一慘劇」、2003年沙士……,大學同學仔畢業等於失業,只有抱頭痛哭,更被社會叫做「電車男」或「宅女」。

好不容易搵到份月入8000到12000元嘅工,學人理財、炒吓股票,點知又遇上2007年10月金融海嘯,損手爛腳……。

且容我老曹代替「八十後」說一句:

「到咗今時今日,我地認為社會對我地太唔公平,開始發聲,社會又指責我地係『八十後』唔知米貴。你地知唔知道,我地有冤無路訴呀?到底你地呢批『五十後』能否靜一靜,聽聽我地嘅心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